戚立業聽我問羅青雲這個事情,嘆了口氣:“秋堂主,這事您還是別問了,別管著閒事。他也不可能騙到您這裡啊。”
我笑了笑:“我就是好奇,這不是趕上了嗎。”
戚立業又嘆了一口氣:“我要是跟您說了您可別和別人說啊,我真不想當這壞人。”
我點了點頭:“咳,反正早晚也得大白於天下啊。”
戚立業點了點頭,和我說了這一切的真相。
羅青雲是拍賣公司的瓷雜部主管,畢業於北京文博學院,是我國某某“瞎眼”專家的門生。
幾年前,羅青雲某地得到了一件“清代宮廷銅鎏金六品佛樓”的佛像。(具體來源未知,不知是否是羅青雲徵集的佛像還是他自己的藏品)放在了拍賣上,起拍價幾百萬。
幾個月後,在即將要拍賣的時候,羅青雲接到了一個電話,原來是他認識的一個老闆。這位A老闆十分愛好收藏,得知***公司馬上就要拍賣了,給這位瓷雜部羅主管打電話,問這次有什麼好貨。羅青雲毫不思索就推薦了這件“清代宮廷銅鎏金六品佛樓佛像”。
A老闆十分高興,火急火燎的趕到了公司倉庫。羅青雲從倉庫把這件佛像取了出來,只見這尊佛像高度有四五十厘米,金呼呼的十分唬人。羅青雲極力的向老闆推薦這尊佛像,什麼金水好啊,尺寸大啊,開臉美啊,說的A老闆五迷三道。
最終,這件“清代宮廷六品佛樓”佛像撤拍,賣給了這位A老闆,羅青雲在這一次生意之中賺取了幾百萬的暴利。
可他想的太簡單了,幾個月以後,這個買了佛像的A老闆給羅青雲打電話說鑑定結果,這件“清代宮廷銅鎏金六品佛樓佛像”為贗品,還是一件低檔仿品,希望可以退貨。羅青雲當時言辭激烈,死活不退款。A老闆多次與他交涉,他依舊不予退款退貨,最後乾脆把手機攔截,微信拉黑。
我聽戚立業講到這裡,疑惑的看了看他:“這說了半天根本就和那件南宋的青瓷瓶子沒關係啊。”
戚立業笑了笑:“秋堂主,我還沒講完呢,你聽完就明白了。”說著又講了下去。
這話一說就是一年多之後了,***公司徵集拍品,有一個姓張的收藏者送來了一件瓷器。羅青雲從盒子中拿出來裝模作樣的看了看,只見這隻瓶子大小有十厘米多一點,釉色豆青色,瓶子的頸部分出三個分叉,頂上各有一個孔洞。
“哎呀,這是一件南宋·青瓷三孔瓶啊。”(真假請各位讀者自行腦補)。羅青雲說罷就和這位張姓收藏者簽署了合同,約定春季拍賣將此瓶上拍。
就在拍賣的前幾日,羅青雲又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裡說他是一位某地的收藏家,公司的拍賣相簿已經看過了,非常喜歡公司這回的一件“南宋青瓷三孔瓶”。希望可以私下購買。羅青雲一聽非常高興,兩人約定第三天,在北京***旅館見面交易。
結束通話了電話,羅青雲趕忙給三孔瓶的貨主張**撥打了電話。可貨主不同意私下買賣。羅青雲只好一邊延期一邊勸說貨主。幾天以後,他終於說服了貨主,給貨主寫下來一張交易保證書,和買家約定當天晚上在酒店交易。
晚上,羅青雲帶著南宋青瓷三孔瓶來到了酒店,剛走進酒店的包房就被嚇傻了。就見包房裡站了不少條彪形大漢,正當中坐定一人,此人正是買了贗品佛像的熟人,A老闆。
A老闆看羅青雲來了,冷笑了起來,和羅青雲說你把三孔瓶放下。我也不難為你,你退了原來的贗品佛像這件我再給你退回來。
羅青雲一看大事不好,有道是雙拳難敵四手,我不能吃這個眼前虧。點了點頭,把三孔瓶放在了A老闆的手裡。從酒店出來便報了警,警察也正式立案偵察。
幾天以後,羅青雲接到了警察局的電話,說這案子有爭議,不能算是搶劫,而是債務糾紛,不屬於警察的管轄範圍之內,請自行解決。
羅青雲聽完警察局的回饋,這大蜡算是坐上了,到底怎麼辦啊。冥思苦想之後,他和貨主說貨讓人騙走了。貨主一聽這個自然是不幹,反覆的給他打電話,發微信。羅青雲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貨主張先生也攔截電話,微信拉黑。
轉眼就到了今年的秋拍,羅青雲萬萬沒想到三孔瓶的主人張先生能在拍賣前三天來到公司,還找到了王董事長。王董事長見勢不妙,要是他在拍賣的時候來拍賣現場鬧事,那這半年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想到這裡,王董事長承諾張先生在拍賣之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