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管她是欲拒還迎,還是欲迎還拒。
他孫策十七歲出門闖蕩亂世,戲耍過他的人,終將被他打得跪地求饒。
而這女子嘛。
他就看她還能蹦噠幾時。
孫策帶領著人手,將廬江城清理了一番,陸家的親朋好友姻親關係,則該殺的殺了,該攆的攆了,城中那些不服氣的也一併抓起殺了,剩下的都是對他頂服氣的。
因為孫策初來乍到,在此地還沒能修繕出一處屬於他自己的府邸,只好將就著用陸康以前的太守府。
也就是喬菁菁和喬蔓蔓第一次隆重灌扮去相親的地方。
安頓一番之後,孫策終於坐下來,開始給他的直接上級袁術彙報情況。
廬江城順利攻下來了,如今也該這位仁兄兌現他的諾言,向皇帝加表他孫策勇猛冠世,為他請廬江太守的職位。
如果袁術實現諾言。
孫策自認一定唯袁術馬首是瞻。廬江城城牆堅固,人口殷實,這幾年積攢下來的糧食頗多,袁術在北方跟曹操那幾個打仗所需求的物資、軍馬,廬江城都可以遠遠地輸送過去。
孫策已經做好了外在和內在的準備。
就等袁術給他封官。
等待的過程中,他整頓著城中一切事務,儘可能將戰爭損失減到最小。
他以前從來沒有做過一城之太守,沒有管理過幾個郡縣那麼大的地盤。這裡人口幾多,物產多少,有各方勢力,軍隊人手怎麼排程,這些可是一個很傷腦筋的事情。
孫策卻十分勇敢,他已經做好了對策,和張昭這樣的重臣,和孫權孫翊周瑜這樣的手足兄弟們,日日夜夜加緊討論策劃。
可謂是忙的不得了。
別的將領打完勝仗,忙著犒勞三軍飲酒作樂。
這位孫大哥興許是實在太年輕,知道來路漫長,也知道此時不宜享樂。
況且,廬江城是富庶之地,跟著他打了仗的弟兄們,都分得了錢財,但是這在官職上要想升官,還得看壽春那位袁術怎麼辦。
但知情人都關注到了這一點。
孫大哥打下廬江城之後,已經忙活好幾天了,也沒有指使他某個弟兄,或者說某個手下人,去把喬家那大姑娘給接回來。
關鍵是,孫大哥身邊還有一個張昭,對這位喬大姑娘痛恨欲絕。
於是,知道內情的,誰也沒有再提起過這位喬大姑娘。
除了孫權那晚上及時的去送過一瓶金創藥之外。
不過算了時間,這喬大姑娘那背上那條邊痕應該好了許多吧。
就是不知道那張俏臉有沒有留疤?
若是傷好了,也不找個機會來找咱孫大哥道個謝?
連手下人都幫大哥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