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彭瑩玉與劉福通本就熟悉,對他關鍵時刻來援,也是心存感念,而此時,他手下的守城兵士,多日浴血征戰,多是傷員殘兵,急需修整,的確難以擔當守城重任,因此也爽快答應。
劉福通兵不血刃已經將濟南城的防務,都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裡。
下一步便準備藉機清除掉彭瑩玉,徹底控制小明王,奪取整個黃巾軍的領導大權。
那些各部義軍,他不擔心,最讓他絞盡腦汁的反倒是他的同盟軍,肅羽的聞香教。
因為對於肅羽的為人他實在太清楚不過了,到時候,他不但不會支援自己,還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自己。
憑藉肅羽此一戰,孤身入脫脫大營,逼迫他退兵,所樹立起來的在義軍中的威望和震懾力,若他反對,自己絕無勝算的可能。
劉福通為此,絞盡腦汁,可是一時又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正在他發愁的時候,羽羅卻匆匆來找他。
原來,羽羅還難捨這一次殺死脫脫的大好機會,但又苦於孤立無援。
因此趕來劉福通處,想讓他出兵幫自己去追殺脫脫。
劉福通心中暗喜,爽快答應。
二人協商好了,聞香教與白蓮會兩路出擊,連夜追擊脫脫大軍。
羽羅自然高興,趕回了聞香教。
劉福通卻並不急著調遣人馬,而是悠哉遊哉地在自己的大帳裡,淺斟小酌,好不快意。
過了一兩個時辰,他才慢悠悠起身。
踏著夜色趕往聞香教駐地。
而此時的肅羽還在自己的大帳裡,絲毫沒有察覺。
劉福通趕來,把羽羅準備偷襲脫脫大軍的事情告知了他,肅羽這才出去查問。
這才發現,羽羅已經瞞著自己率領曲護法所部一千多人,偷偷出了營。
肅羽萬分焦急,只好召集剩下的聞香教眾,匆匆去追趕羽羅他們。
劉福通見他們都離開了,心中釋然。
這才樂滋滋地回自己大營準備。
第二天一早,小明王在彭瑩玉的陪同下,往各部視察問候,結束後,邀請各部首領進入城內,召開慶功大會。
劉福通趁機在大會上,歷數彭瑩玉的指揮失當,致使小明王被困,黃巾軍遭受重創,逼迫彭瑩玉讓出軍權。
彭瑩玉直到這時才看出劉福通的野心,隨即召集人馬率兵抵抗,而劉福通早就做好了一切安排,以平亂之名,把彭瑩玉及其所部近萬人一舉斬殺乾淨。
其餘眾義軍頭領都知道劉福通已經控制了整個濟南,因此,無人敢反對。
在這種情況下,小明王也只好順水推舟,以劉福通平亂有功為由,將整個黃巾軍的軍政大權都一股腦交給了劉福通。
直到此時,肅羽才救出被脫脫大軍圍困的羽羅他們,率領聞香教眾返回濟南城。
當他得知此事,彭瑩玉已死,一切再難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