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玉帝隨時都有可能撕破臉。
對於這種老謀深算,凡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步驟去算計的對手,周舟不管做什麼動作,都不會影響到對方的判斷。
天啟,這名字其實是有些爛大街的。
周舟記憶中,就有天啟者、天啟帝國之類的詞語,可他現在決定用這名字,也是有另外一層的深意。
大概,就是帶代表著‘承前啟後’吧。
名字只是名字,喊出花來也不可能靠一個名字增長多少氣運。
就是……文武百官齊齊下跪,高呼三聲“聖王與天齊”……周舟在心中一陣哭笑不得。
別亂喊,真的會出事的說。
會議繼續,國名既然定下了,接著就是龍族最為關心的重頭戲了,這也是周舟對龍族示好的機會。
周舟站起身,在寶座之前走了兩步,動作吸引著下方這些大臣的目光。
像是沉吟了幾許,周舟才道:“若是旗幟、圖騰,乃是一國之精神象徵,自然也是重要無比。追本溯源,極東之地乃是當年龍族為人族搭建的安身立命之地,雖後來龍族撤離,但我們不可忘恩負義。”
天啟國的大臣誰還不知道龍族乃是他們的幕後支持者?
當下就有許多大臣低頭高呼聖王英明。
周舟等了片刻,等下面的聲浪平息,繼續道:“天啟國的旗幟,就用青色為底、上繡金龍,具體就交給國師去做。另,安排沿海居民,家家戶戶供奉龍王爺之神位,香火不可停。”
“聖王英明!”
鯉美嘴角也忍不住露出了微笑,對周舟低頭欠身:“遵命。”
這兩件事處理完,周舟也就熟悉了朝會的流程,起碼當這個‘陛下’更加自信了一些。
他先說內政,再說軍事,所問都是些小事,比如各地各城凡人、修道者的比例,凡人是否能夠存活,各地奴隸數量如何。
然後透過這些小事,周舟就抓出了三點此時他們神國的內政弊病。
“立下規矩,”周舟道,“今後修道之人路遇凡人飢餓、流荒,需出手救治。”
“陛下,”有臣子道,“凡人並不能從軍入伍,終其一生所活不過千里之境、數十年歲。讓修道之人去幫助凡人,恐怕會讓修道者心中不滿……”
周舟面色有些不悅,那名武將偷瞄了一眼,嚇的慌忙跪倒,低頭不敢說話。
“陛下乃是下旨,而非商議,”羽兒的聲音有些冰冷,“可是覺得自己比起凡人來說,活的太久了?”
周舟:“莫要亂語。”
“臣妾知錯。”羽兒趕緊低頭。
周舟示意她不必拘謹,開口道:“有多少修道者之父母乃是凡人?又有多少凡人的子女有修道的天賦?”
文武大臣一時被問住了。
在殿門角落中有個老人回答道:“陛下,大約有半數修道者的父母是凡人,臣曾在各地遊歷,這也只是保守估算。”
“嗯,半數,”周舟坐回了寶座,扶著把手、倚著靠背,“半數,半數啊。”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真有半數?
其實是有的。
修道者壽命雖然漫長,可相對來說,已百年為單位來看的話,生育子嗣的機率實在太低。而子嗣後人中,有適合修仙,又有不適合修仙。
當然,修道者的資質越好,後人的資質一般來說也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