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鄭子,你真的覺得父皇不知道二弟的性子,這麼好的機會,以二弟的性子父皇不會讓他走,他就真的不會走了嘛?”
聽此一言,鄭寶深深低下腦袋。
像似說給自己聽,又好像說給老魏聽。
“父皇出巡,乃大晉百年未有的大事。”
“前朝大燕動.亂中世家,門閥,全完了,大晉已經整整五百年,跟隨太祖皇帝起來的功臣們,逐漸成為新的世家,門閥。
大晉這麼大,其手下的土地,人口多少隱瞞不報,多少稅收收不上來,
父皇這次就是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隱瞞不報,多少人欺君罔上。”
“二弟母妃是姜家的人,身後站的是姜家……
就算姜家沒有不臣之心,足足七十萬的鐵騎,哪怕父皇放心,我放心,可是以後呢?
若是出了亂子,這天下的百姓又該受多少苦,好不容易太平下來……”
姬雲霄轉頭看著鄭寶,問道:
“你還記得當初我在司州做刺史的日子嗎。”
鄭寶道:
“ 小的記得……印象很深刻。”
姬雲霄一聲似有悲苦的輕笑:
“不印象深刻也難,那一年天河決堤,整個司州半境竟都是茫茫的渾水,婦人在風雨中大聲的嘶喊著丈夫的名字,
蛇鼠,鳥,豬狗擠在一根樑柱上,覆蓋的嚴嚴實實,
我親眼看見一個男子雙手皆斷,拿嘴死死咬著一個樹幹,目光相對的時候,
我知道那個人真的很想活著……非常的想。”
“ 人力在天災面前不堪一擊,一人的強大,能救多少人?這四萬萬疆土的億兆百姓,光憑一人強大有用嗎?”
哎——
姬雲霄嘆了口氣。
一個國家的做事風格往往是第一代開國帝王鑄造的,後世雖然會有所缺失,大體上依舊會延伸。
開國帝王的個人烙印烙的越深,對後世的影響也就越大,大晉幾代皇帝對於開疆擴土有著謎一般的追求,就連他的父皇也不例外。
造就大晉的疆土越來越大,子民越來越多……
神都繁華,不代表大晉整體都繁華,依然有人吃不上,依然有人為了活下去,使出渾身氣力。
幽州的問題若是處理不好,
便是人禍,
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該怎麼辦。
“ 對了,我聽說農家那邊最近好像種出不少新的糧食,這挺好的。”
“ 小鄭子,你知道我最想做到的事情是什麼嗎?就是讓所有大晉的子民能吃飽飯。”
鄭寶看著太子殿下,
深深跪下拜倒,
“太子,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