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他是盟主,這一口大黑鍋背的不冤。
現在袁紹暗懷稱帝王之心,勾結劉表擷取玉璽,文臺吾弟千萬小心。
這一聲吾弟,叫的是聲淚俱下,彷彿他們兩個才是親兄弟。
孫堅何等人物,一眼就能看的出來。這兩位袁氏兄弟都想得到玉璽。
孫權再次勸告父親,丟擲玉璽,讓二袁相爭,可保江東無虞。
但是素有大志的長子孫策極力反對。
一時之間,孫堅也猶豫不定。
眾人來到了三津渡,孫堅果然被劉表的兵馬攔阻。
孫堅厲聲問道:“劉公這是何為,你我聯盟的情誼才過了幾天?”
我在江東兵強馬壯,都沒有來侵擾你荊州,你卻想以卵擊石,真以為我不敢殺你?
劉表直接把袁紹的密信拿給孫堅看,道:袁紹命令我截殺於你,我是兩邊為難。誰讓他袁紹勢力巨大,恩怨必報,我為了保有荊州,不敢得罪。
但我更不願意行此不仁不義之事,只好率兵前來假做攔截,以遮人眼目。現在請文臺兄揮兵殺過,在下立刻敗退。便可報告袁紹說“攔截不成,反而損兵折將”。
此為兩全齊美之策。
劉表長相憨厚,這一番說辭又是誠懇,孫堅便信了,然後揮兵衝殺,劉表果然如約敗退,而且敗得很慘……
孫堅等安然無恙地登上渡船。
在船上,孫堅讚歎劉表言而有信,為人厚道,並且完全放鬆警惕。
所以,忠厚老實的人,騙起人來,能把人坑死。
孫堅就這麼死了,在渡船上被亂箭穿身,屍體也被劉表的部下帶回了荊州城。
這件事已經發生,秦朗打探了訊息,如今那孫權就在城中,以一稚子之齡,索要父親屍身。
秦朗也有興趣,想見識一下如今的孫權到底能優秀到何種地步。
在這個年代,一個孩子怎麼想也不可能會這麼英雄。
因為剛剛大戰一場,所以荊州的城防十分緊張,秦朗倒也沒有貿然行事。
“駕……駕……”
就在秦朗想著混進城內的時候,一隊騎兵奔湧而出。
這隊騎兵裝備精良,氣勢非凡,是精銳之兵。
“聽說江東來了個九歲的孩子,用大將黃祖換走了孫堅的屍體,現在應該還未走遠吧! ”
“江東無人了,竟然讓一個孩子當成使者,這是隻剩下了老弱病殘了,無人矣……”
“主公仁義,讓孫堅得以回家安葬,我等得遇明主,三生有幸啊!”
“我倒是覺得劉皇叔才是真正的仁義,徐州有難,可是隻有劉皇叔去救……”
“慎言,曹操那是去報殺父之仇,咱們去湊什麼熱鬧,主公自有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