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的小臉貼在她溫柔的胸膛之上,不一會兒就止住了哭泣,他從來沒有過這種感受,覺得好香。
陳江和王大先生都羨慕的看著這個小鼻涕蟲,陳江瞥了一眼王大先生,王大先生連忙輕咳一聲,收回了目光。
三個人告別那幾個孩子,在那個小鼻涕蟲留戀的目光中,來到了王大先生的家。
這是一座十分乾淨的院子,岩石堆砌的圍牆,原木製作的大門,院子裡散落著幾個木人和樹樁。
王大先生看陳江他倆都在看那些木人,就笑道:“家弟從小頑劣,喜歡舞槍弄棒,最近又痴迷上了修道畫符,整日裡胡亂折騰,哎!”
正對著院子的,是一排粗礦的石頭房屋,確實要比媯先生家大出很多。
“寒舍共有一間書房,一間廚房和三間臥室,我和家弟各住一間,剩下那間您二人居住可以嗎?”王大先生含笑問陳江。
陳江嘿嘿一笑,連說可以,心道,我肯定沒啥意見,就是不知道到了晚上,孫璐聽了這樣的安排會不會拿雷劈你了!
王大先生的家,佈置也是十分筒單,與媯先生家沒多大區別,他帶著陳江他倆參觀了一圈。
書房裡,靠牆是一排原木製作的書架,上面堆滿了各種書籍,竹簡書不多,大部分都是絹布和絲綢所制。
陳江上前拿起一份絹布書,看見封面就是一愣,書的封面兩個古篆大字:《連山》。
這怎麼可能?
陳江大奇,很多人都知道《易經》,其實《易經》共分為三本,分別是:《周易》、《歸藏》和《連山》。
《周易》是比較有名的,而且也流傳至今,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透過推算能預知這大千世界的微妙變化,古時候的風水先生就是根據這本書中的講解來判斷風水。
《歸藏》這本書只留下了一小部分,其他部分已經失傳。
《連山》又稱為《連山易》,至於這本書,完全就是失傳了,據說是陳始皇時期的“焚書坑儒”,導致了這本書也被燒沒了。
在這兒怎麼可能會出現這部書?
只有陳江知道,《連山》和《歸藏》實體書籍雖然沒有了,但內容並沒有真的失傳,現在國人所稱的“江湖”這一套東西,如中醫藥、堪輿,還有道家關於這一方面學問,其實都是《連山》和《歸藏》兩種易學的結合演化而來。
他連忙翻開,果然,開頭的第一卦就是艮。
艮為山,這也說明了遠古時期,人們為了更好的生存,遠離洪水、野獸之害,所以選擇生活在高處,因此,此書也體現了遠古時期人對山的崇拜。
他合上書,放回書架,又拿起一份竹筒,上面的字型斑駁,但還是能辨認出這三個古篆書寫的是:《六韜》壹。
他也不再開啟,連忙放回書架,又拿起一分竹筒,只見上面寫著《六韜》玫。
“這!這!這怎麼可能?”陳江喃喃起來,連呼不可能。
《六韜》,也叫太公兵法,這部書是先陳時期的黃老道家古籍,是一本非常寶貴的兵法書籍。
很多人都說這本書就一個傳聞,並非真實存在的,甚至有人已經確認了《六韜》是本偽書。
但在1972年的時候,考古界發掘了一處古墓,從古墓中出土了很多竹筒,後來經過考古學家的仔細鑑定,確認了這些竹簡就是《六韜》的部分內容,可惜只找到了50多片竹筒,其他的已經丟失了。
而這裡竟然看到了兩部,陳江忙問王大先生:“請問這部《六韜》共有多少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