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元武走了過來,抓起一點靠近鏟尖位置的土聞了聞,點了點頭,這是活土的味道,絕對不應該出現在這荒涼的山坳中。
馬五興高采烈的去招呼其他人,就開始從車上往下搬工具,這些人井井有條,毫不慌亂,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經常做這個。
陳江注意到,他們竟然還抬下來一臺進口的發電機,拉著火以後,聲音隆隆,好在距離這山坳最近的村莊也有幾公里,根本就聽不見這裡的喧譁。
宋禮用對講機問了問外面的暗哨,聽見回饋後,朝費元武揮了一下手,意思是安全。
高個子的沈永福指揮著人抬著一些鐵傢伙,來到了陳江指定的地點,然後這些人開始裝配起來,十幾分鍾,一個怪模怪樣的東西就出現在了陳江眼前。
雖然陳江不知道這玩意叫啥,但一看那個巨大的u型鑽頭,就知道這是臺專業挖掘的機器。
望著這些人的專業裝置和訓練有素的行動,陳江暗自心驚,也不知道田俊傑他們來不來得及。
那邊在挖掘,這邊費元武拉著陳江閒聊,洪旗像跟屁蟲一樣,一直跟在陳江身後,不離不棄。
陳江有些心不在焉,一邊怕馬五他們挖掘的太快,一邊又盼著田俊傑他們儘快趕過來。
盜洞那邊已經漸漸堆起來一個土堆,又過了半個多小時以後,傳來了馬五驚喜的聲音:“通了,通了!”
費元武他們飛快的跑了過去,那臺機器也停止了轉動,陳江有些奇怪,人都沒有下去,怎麼就知道通了暱?
宋禮看出來了他的疑惑,小聲說:“開機器的人會根據阻力來做出判斷的!”
陳江點了點頭,不禁感嘆,自從曹操分封摸金校尉以後,盜墓這個行業千百年來屢禁不絕,手段更是層出不窮,到了現代社會,高科技讓盜墓工作筒直就是如虎添翼。
同時,也不要小看了盜墓賊,他們也不是一無是處,因為有了盜墓賊,才推進了考古的工作,例如剛才馬五拿的那把洛陽鏟,就是洛陽附近村民李鴨子於20世紀初發明的。
考古工作者目睹盜墓者使用洛陽鏟的情景後,便將它運用於考古鑽探中了,後來在眾多古城址的發掘過程中,洛陽滬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已經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那臺挖掘機又被人迅速的拆散搬走,隨後,馬五指揮幾個人,抬過來一臺大型的鼓風機,機器出風口位置,還綁著一個長長的帆布袋子,兩個人將帆布袋子往盜洞裡面塞。
因為是用專業裝置打的盜洞,所以這個洞並不像其他那些盜洞那般窄小,這個洞的直徑大約有一米,而那條帆布袋子連半米的直徑都不到,不一會就塞了進去。
鼓風機接通電源後,發出了“嗡嗡”的響聲,那帆布袋子迅速鼓起,開始往墓室裡面送風。
這個不用別人解釋,陳江也看的明白,因為墓室被封閉了幾百甚至上千年,裡面的屍體腐爛會產生有毒氣體,所以必須先通風以後,才能進入。
但這種行為,也會破壞文物,一些字畫,書籍,因為遇到了新鮮的氧氣,就會迅速的氧化,徹底的變成了飛灰。
包括屍體也是一樣,有一些屍體,因為密閉的空間,加上合適的溼度,挖掘前能保持千年不腐,但接觸到新鮮空氣後,就會迅速的腐敗。
這也是文物工作者所痛恨盜墓賊的地方,當然了,這也是目前考古界的難題,很多墓內的東西,專業的人也無法妥善儲存!
所以至今為止,還有很多知道準確位置的大墓,國家都不敢進行挖掘。
掌眼先生是不會進入墓室的,這也是這個行業的規矩,陳江見這種換氣的工作得進行一會,就對身邊的宋禮喊道:“宋大哥,我的活也完了,你們弄吧,我四處溜達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