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很強大。
歷朝歷代的皇帝,卻未必都是明君。
千年的時間長河裡。
無數次的出現這樣一群人,義軍。
他們並非生來熱衷於抗爭與動盪,而是被殘酷的現實逼到了絕境。
因吃不飽飯而聚集在一起,走上了一條反抗之路。
封建王朝的弊端,一直都在影響著這個國家。
土地兼併,賦稅加重。
各種枷鎖壓在老百姓的肩頭,農民們辛苦勞作一年,收穫的糧食卻被官府和地主搜刮一空,留下來少的可憐,遇上災年,莊稼歉收,那微薄的收成便難以維持生計。
起義掠奪,便成為了唯一的路子。
誰都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
陳凡穿越前的世界,便有無數這樣的例子。
陳凡之所以想幫助義軍。
有兩個原因,首先義軍並不是一群無腦搶掠的強盜,他們已經有了獨立作戰能力,頭領繼承了先輩的意志,想要改變老百姓生活,他們想要整治貪官汙吏,對抗世家大族的土地兼併。
其次,大唐的商業處於一個飽和期,想要快速的突破就要另闢蹊徑,扶持義軍對抗世家大族,可以起到一個不錯的效果,大唐混亂起來,紅星商會也可以趁機做大做強。
陳凡也存了一絲憐憫之意。
義軍也只是想要活下去他們並沒有錯。
陳凡和司徒郎一番商議之後,敲定了一個方案。
司徒郎提議,將紅星商會摘出去,建立一個空殼商會援助義軍,同時安排人參與義軍的政治規劃,從義軍內部影響,讓他們對抗世家。
他手中剛好有這樣的人才,去做這件事情。
司徒郎越來越佩服陳凡,修道奇才也就罷了,竟還能有這麼多的奇思妙想。
思路很簡單,許多人都能想到。
但誰又敢冒著天下之大不違,去做這件事情呢。
敢想敢做的只有陳凡了。
兩人商議的過程中,下人來報,四公主李漁來訪。
陳凡跟著司徒郎離開密室。
李漁見到陳凡,頗感意外。
唐人寧缺,勝過了西陵光明之子,她的心中生出許多自豪感,這是對陳凡親近西陵不會有好下場的最好證明。
李漁來找司徒郎,是要找一批工匠修繕府邸,同時購置一批傢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