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學堂。
一座建立在王家府宅附近的學堂,一個教人識字、教人種田、教人工匠的學堂,開始在長安城周遭一帶,打出自己的名氣。
從最初孩童識字學堂,逐漸的演變了多種類技校。
善農者,可為師,授以農耕知識。
善工者,可為師,授以工匠技巧。
識字者,可為師,助人開智。
西陵神殿更是為青山學堂造勢,甚至曾派遣了神官來此講學傳道,引得大唐境內無數人相爭議論。
只要陳凡願意,立刻便會有大量修行者聚集起來,形成一個獨立的勢力。
背後推動著一切的。
有西陵,有朝廷,甚至有書院。
他們懷著不一樣的心思,卻都很樂意看著陳凡崛起。
四公主李漁,已經多番來到青山郡慫恿,讓陳凡趁著機會建立起一個新的宗門或者學院。
這是一個修行者的世界。
修行者依附於各方勢力。
獨活者,難以維計。
陳凡不急,現在的勢,遠遠不夠。
他在等著一個機會。
書院二層樓開啟,所有人想著花落誰家的時候。
陳凡已經看到了未來。
登上二層樓的,不是西陵的光明之子隆慶,也不是來自月輪國的僧人,更不是南晉、大河國等地的人傑。
只是一個未入眼大人物的小人物,他打破了枷鎖,登上高樓。
寧缺將徹底的擺脫過去的身份。
成為書院的十三先生。
高臺上,陳凡和天諭院的副院長莫離坐在一起。
兩人注視著即將登樓的青年傑俊,心中各有想法。
“王先生覺得,隆慶能否登上書院二層樓?”
陳凡臉上保持著假笑,說道:“登樓之人,都是書院的有緣者,隆慶看起來緣分更深一些。”
莫離呵呵笑著,他沒有聽出陳凡的言外之意,隆慶是有緣者,那麼其他人也是有緣者,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緣分很深,不代表最深。
“是啊,隆慶,一定會登上書院二層樓。”
周圍人也跟著附和,沒有人會懷疑隆慶登樓失敗,甚至書院裡的許多教習也這樣覺得。
如果能有意外的話,除非是奇蹟。
所有人都注視著比試場。
陳凡的餘光,卻注視著山腳下,他看到一個黑瘦少女揹著一把大黑傘。
那雙眼睛,真亮。
陳凡看桑桑,桑桑也看到了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