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比武的規矩多了,但這隻準參賽者用劍比武的後生大會的規矩卻是最怪異的。劍聖當年揚名立萬,靠的就是一個字——快!出手快,反應快,變招快,在短時間內擊垮對手。”老頭的目光一刻也沒從臺上的廝打中挪開。
“那是不是練就一身敏捷的身手就可以了?”“此言差矣,”老頭搖了搖頭:“高手對決,比拼的不僅僅是招數,更是內力。內力不但可以讓招數更具有威力,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耐力。劍聖就是把內力和劍法完美結合的人。在內力的駕馭上,即使放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像劍聖一樣做到收放自如。”
“不會吧,你看臺上那個人,他的反應就非常迅速。”我指了指臺上一位正在比武的選手說。老頭眯著眼看了他一會兒說:“不行,他的招數只是劍法好,而沒有將內力運用到劍法中,若是和高手對決,十招之內,肯定就已經招架不住了。”
“內力駕馭起來有那麼難嗎?”“內力藏於人體七經八脈之中,運用內力需小心謹慎,稍有不慎,便會走火入魔,甚至自斷經絡,成為廢人。在劍聖以前,武林中人一直認為講究敏捷空靈的劍法和內力是不相容的,直到劍聖的出現。劍聖的故事聽說過吧?”老頭轉過頭來問我。
我點了點頭說:“據說他的招數非常快,劍法很好。”“不對,大家並不是佩服他的劍法,而是佩服他可以將內力運用到凌厲的劍術中。”哦,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不對啊,好像跑題了吧,他怎麼沒告訴我規則啊?
“劍聖當年創辦後生大會的初衷是為了挑選有天資的徒弟,將自己的習武心得傳授給他。所以這後生大會的規則就是劍聖按照自己的標準連身定做的,”老頭指著擂臺上的各種物件,各色人等對我說:“每個人抽籤並不僅僅是抽到一張帶有顏色的木牌,上面還有序號,代表每個人的出場順序。首先是抽到一號的選手守擂,迎接其他人的挑戰。兩人必須要在二十招內決勝負,如果不能在二十招內決出勝負,兩人就會因為違例而出局。”
“啊?才二十招啊,那豈不是太少了。”“一點也不少,若真有高手,別說二十招,就是十招也滿夠用了。”老土捋著鬍子,微微一笑。“簡言之,每個人都會上臺,迎接十三個對手的挑戰,但是一旦被某一個對手擊敗,或是二十招內沒有分出勝負,那麼不管剩下幾個對手還沒有過招,他也不必再打了。他在守擂期間擊敗幾個對手,他就得幾分。臺下那幾個玄衣男子就是裁判,由他們判定是否違例。待他身旁的那一炷香燃盡,比武便要停止。”
“那會不會出現還有人沒有上臺守擂,結果只得到零分的情況?”
“有啊,當然有。正是因為有時間限制,所以守擂的人才會拼盡全力,力圖用最少的時間擊倒最多的對手,而攻擂的人呢,為了能給自己爭取到守擂的機會,也會爭取儘快擊敗守擂的一方。為了防止選手故意拖延時間,防禦的招數也算入總招數里。”聽完老頭的解釋,我心裡唯一的想法就是這個規則太變態了,所有參加比武的人不但在和對手博弈,更是在和時間賽跑,在這種瘋狂的模式下,拖延時間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攻擂了一方為給自己贏得守擂的機會肯定會不惜代價地狂攻,而守擂的一方也只能放手一搏,因為自己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招架動作也算是一招,而在裁判數完二十個數時,他的守擂機會也就喪失了,所以自然也會拼命狂攻。真不愧是劍聖,想到這麼變態的規則。不過不可否認,在這種條件下,比武的觀賞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讓人不覺深陷其中。
“你那位朋友還沒有登臺嗎?”我弓起身子往前瞄了一眼,元昭還立在臺下,在他的右手邊還站著三個人。“呵呵,看來在他前面的人還沒等到和他打,就守擂失敗了。”老頭微微頷首,望向南面擂臺上一對廝殺的身影,輕輕地搖了搖頭。
“老爺子,您老剛才說的那個冠場是什麼意思?”忽然想起來剛才老頭告訴我的一個名詞我還沒有搞懂,於是向他詢問。“冠場啊,就是指守擂時打敗所有的對手,得到十三分。”
“若是出現兩個人的分數相同的情況怎麼辦?”“若是一組出了多個頭名,並且得分都在七分以上,那就剔除其他人,讓他們再來一次。”“咦,那若是頭名得分在七分以下呢?”“那他們就都不用比了,按照規定,他們全都被淘汰了。”
就在我們說話的功夫,那四柱香差不多都已經燃燒了一半了,元昭怎麼還沒有上啊,我不時地向他那裡張望。“哈哈,還有誰?”光顧著看臺下的元昭,我絲毫沒有注意到臺上的一個大漢語氣頗為得意地說。
天哪,那不是那個取笑我和元昭的衡山派弟子安義天嗎?想不到他居然和元昭分在了一組。此時,他剛剛戰勝了一個攻擂的對手,語氣中頗為得意。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悄無聲息地跳上了看臺,元昭!元昭終於上場了!
“元昭,加油!”我站起身來朝他吼了一嗓子。安義天冷笑一聲:“小子,今天就讓你知道老子的厲害!”使出一招力劈華山,直奔元昭面門而來,看到他不可一世的氣勢,我心中突然湧起了一股擔心:元昭能贏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