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曉夜為什麼要寫仙劍奇俠傳這樣的作品?因為他才只是個毛頭小子沒有任何的閱歷,各種知識淺薄得令人發笑,他根本寫不出有內涵的現實作品,所以只能胡編亂造。”
“你要讓他寫現實,這根本就不可能,胡編亂造可以隨自己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讀者也看不出來什麼毛病,因為那就是他製造的世界,怎麼樣當然是他說了算。”
“可要是現實的東西,讀者看了就會去想合不合邏輯,是不是真的如此。這就是兩者的差別,不過你還別說,這點上他倒是蠻聰明,懂得揚長避短。”
……
倪誆洋洋灑灑的一大篇文章,就盯著《仙劍奇俠傳》是超現實的作品而大肆貶低張曉夜的能力,文章登載出來之後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畢竟他怎麼說也算是香江文壇的泰山北斗。
這篇文章完全就是在引站,他站出來振臂一呼,那些吹捧他的人以及他的粉絲也都跳了出來符合,跟著對張曉夜指手畫腳,甚至還猶有過之。
倪誆都只敢針對《仙劍》一書,其他人可不管那麼多,從到電影、歌曲都被拿了出來抨擊,說張曉夜已經是神話了,人們就是在盲目崇拜云云。
對此他的粉絲當然不樂意,就連李碧樺也再次站出來,發了一篇文章表示倪誆如此表示有失偏頗,《仙劍》的定位本來就是超現實的玄幻仙俠作品,不這樣寫要怎麼寫?
現實有內涵的東西張曉夜也不知道寫不了,還有《落日號列車》擺在哪裡呢,這本書生與死討論得那麼深入難道還不算有內涵?
《尋秦記》雖然也可以說是超現實的,但也體現出了張曉夜對歷史的瞭解,拋離了主角這一層之外其他的人物、當時的社會等等都經得起推敲,這難道不是能力的表現?
李碧樺帶頭,張曉夜的粉絲奮起反擊,不過倪誆視而不見,依舊堅持己見自說自話,好像是已經不在乎事情的真相了,就是想罵他一頓,最好將他給踩在地上心裡好高興。
看著這些內容,張曉夜表現得平靜得很,翁美琳就道:“很淡定啊,你的胸懷可沒有寬廣到這個地步,別跟我說你要一笑置之。”
張曉夜的胸懷這是看情況,以德報怨這種事情在他身上是不存在的,別人對他好他才會對別人好,倪誆如此咄咄逼人,他當然不會說是聽之任之,有人針對自己,那當然反擊回去。
“既然他要自取其辱,那我當然是滿足他咯。”張曉夜的話才說完,兜裡call機響了起來,掏出來看了看拿過電話就播了回去。
他嫌大哥大太麻煩,所以根本就沒打算買,可有時候聯絡真的不方便,於是買了個call機,也習慣像別人那樣別在腰上,感覺實在太傻帽,所以都是揣在兜裡。
Call他的是徐強,通知他說公司裡來了不少記者表示想要採訪他,倪誆對他的抨擊現在已經成了全民關注的問題,都有人替他反駁了,他自己的態度當然是人們都想知道。
“看來我得去公司一趟,囡囡,跟我一起去吧。”張曉夜掛掉電話招呼著翁美琳,翁美琳卻是搖搖頭,道:“雖然我也很想,可不行,中午一點我還得去劇組。”
張曉夜疑惑的就道:“你的戲份不是也殺青了嗎,還去劇組幹嘛?”
翁美琳演的是林月如,一個便當了角色,具他所知也是提前殺青了,她今天如此優哉遊哉的,張曉夜還以為是休息了呢。
翁美琳就道:“本來是殺青了,不過導演和六叔正在商議要不要改劇本。你的裡,林月如為了救李逍遙和趙靈兒犧牲了自己,當時是什麼情況你不會忘記了吧?”
這一點張曉夜當然不會忘記,當初把林月如寫死的時候讀者可都是急紅了眼,就差沒給他寄刀片了,對於這事讀者一直都耿耿於懷,沒少抱怨他。
這還不算完,最後趙靈兒也死了,讀者更是直接炸了鍋。《尋秦記》是後宮結局,所有人,特別是男性讀者喜聞樂見,原本以為《仙劍》也是如此,結果弄了個大悲劇,在慣性思維之下讀者更是難接受。
當然呼籲他該劇情的人就很多,他也仔細權衡過一些,最後還是頂住了壓力沒改。
翁美琳接著就道:“電視劇開播到現在,我登場後觀眾對此還是不能接受,一直都在議論電視劇裡林月如是不是也會死,B那邊嘛,觀眾的反應高於一切,既然大家都這麼想,那或許該劇本會更合適,所以正在討論這個事情。”
“呃,所以也就是說,要是決定改劇本的話,你還得回去接著繼續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