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是風靡全球華人社會的經典漫畫,由王家禧以長子王澤之名為筆名在移居香江之後62年開始創作,到現在已經有相當的影響力,被譽為是最能反映香江社會的漫畫。
如今王家禧已經移居美國,不過依舊在繼續創作《老夫子》,最新的單行本在香江上市銷售依舊火爆,一片欣欣向榮之態。
近日,王澤還表示要將《老夫子》推向世界,在他們的努力之下這個作品一直都很活躍,打造得很成功,身為作者他本人也是獲利頗豐,帶來了極大的威望。
作為香江本土漫畫,《老夫子》在香江的影響力尤其深遠,至今為止已經被多次改編,65年就拍搬上大銀幕拍成黑白真人電影。
66年上映《老夫子與大番薯》,沈鈿霞還在其中飾演了老夫子的表妹一角。多部真人電影之後,距今最近的是83上映的動畫片《山T老夫子》,該故事由王家禧親自參與編劇,是受到《ET》的影響。
當時張曉夜沒顧得上留意,現在整理了一番後他才知道有這麼多作品存在。
平心而論,王家禧的《老夫子》確實優秀,不過這也不應該掩飾其中的醜陋,張曉夜這次要懟的就是王家禧和這部作品,嚴格說起來他也還是第一次直接指名道姓的開噴。
《明報》的破曉之夜專欄,他洋洋灑灑的寫了一篇文章——一個人究竟能夠無恥到什麼地步?
“近日無意中看到老夫子最新單行本,引發了我對這個問題的好奇,人究竟能夠無恥到什麼地步呢,大概也就是王家禧、王澤這樣吧。”
“老夫子的風靡證明了,無恥到一定的地步他都能夠引領潮流,不僅不以為恥,反而能引以為榮。”
“想如今王家禧先生、王澤先生聲名顯赫光鮮亮麗,只怕自己都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個竊賊,就這樣心安理得的享受著偷來的一切。”
……
這一次張曉夜沒有賣弄文采,直接就是很直白的開罵,外帶挖苦諷刺,一千多字的文章沒有其他任何內容,直接就是罵人。
文章登載出去,引發的效果可謂是石破天驚,張曉夜如此罵人還是首次,罵的還是同樣享有名望的王家禧,更加引人關注。
如果他罵的是個普通人,或者罵王家禧的是個普通人都不至於如此震動,他們兩人本來舉手投足都格外引人矚目,現在撕了起來當然也非同凡響。
這也是影響力的一種體現,普通人街頭罵娘除了路過湊個熱鬧,誰會關心那麼多,張曉夜被看做是香江的驕傲,香江娛樂圈的未來,自然不一樣。
《明報》發行之後,其他報紙紛紛跟蹤報道,電臺電視新聞一個不落,都表現出強烈的關注,坊間更早已經是一片譁然。
“唉,今天的明報你看了嗎?張曉夜怒噴王澤吶。”
“早看過了,只是想不通張曉夜怎麼會突然罵人,王澤和老夫子哪裡得罪他了?”
“大概是發瘋了吧。”
“痴線,圈裡圈外不管誰提到張曉夜說的都是低調謙遜,跟他合作過的人誰不是讚不絕口說他好相處,怎麼可能無緣無故的罵人,還罵得這麼狠。”
“張曉夜罵人肯定有他的理由。”
“絕對是王澤本來就該罵,他活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