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張曉夜要拍動作片,最大的制約其實不是身手實力的問題,而是才十七歲的年齡限制。太年輕了,跟記憶中那些經典電影的主角形象完全不符合。
辰龍也好李蓮傑也罷,又或者是傑森斯坦森、史泰龍、阿諾施瓦辛格,現在的張曉夜如果要演他們的角色,那肯定很違和。
也幸好並不是所有動作片都這樣,符合他年齡形象的也還是有,比如說《特工學院:王牌特工》,他決定要拿來小試身手的就是這一部後世的英國電影。
特工電影現在已經非常火,62年就已經有了第一部007電影,風流倜儻的詹姆斯·邦德早已經風靡全球,新藝城的《最佳拍檔》也是受此影響,對外還號稱是東方的007。
題材沒有問題,很能迎合市場,角色定位也合適,基本的條件達成,剩下的就是具體該怎麼去操作。
這原本是2015年上映的電影,領先現在三十多年的科技不僅體現在電影製作水平上,電影裡面的時代背景也是如此。比如現在就連大哥大都還不多見,而電影裡面智慧手機還是重要道具。
稍微糾結了一下,張曉夜馬上覺得這些倒是不用擔心。特工嘛,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能夠玩轉各種神奇尖端的道具來完成任務,神乎其技讓人眼花繚亂,科幻一點完全不是問題。
三十年之後再回頭來看這部電影,發現張曉夜早已經對未來科技發展有了準確的預測,電影中展現的原本天方夜譚的東西真的實現了,觀眾肯定還會驚歎連連。
想到這裡,他的惡趣味又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繪聲繪色的將自己想要的效果給辰龍他們講訴了一邊。一開始,辰龍還抱著玩玩的心態,越聽他的表情就越發嚴肅了起來。
從張曉夜的描繪來看,如果這是玩的話那玩得也太大了,他忍不住就道:“夜仔,如果按照你的想法來做,這部電影的成本只怕不會低。”
“龍哥,成本還真無所謂,只要能拍好就行。”張曉夜對錢一向都是滿不在乎的態度,本來賺得已經不少,再說投資再多也能加倍賺回來,怎麼還會糾結這個。
他接著就道:“特工題材在國際上也很有市場,加上老外對功夫一向非常有興趣,兩者結合起來如果只是小打小鬧那也太浪費了,所以我對這個戲的定義就是國際級別的。”
“要做到國際一流水準,投資當然也不能省,我的初步預算是五百萬美元,如果不夠再看情況追加,不設上限。”
辰龍之所以越聽越嚴肅,就是因為張曉夜的野心讓他動容,國際市場,特別是歐美那一塊正是他現在一直追求的。
張曉夜說想要嘗試一下,他一開始就覺得是想玩玩,哪想到這個“玩玩”跟他理解的完全不一樣,雖說還不能確定是否會成功,但至少又是一個機會,當然要嚴肅的對待。
去年十月份,香江釋出了聯絡匯率制度,港幣正式與英鎊脫鉤,轉而以美元掛鉤,新制度施行後,匯率是1美元兌換港幣7.8元。
五百萬美元那就是三千九百萬港幣,目前香江電影達到這個程度的屈指可數,也只有嘉禾為了將辰龍推向國際而打造的那些電影可以與之比擬。
不過《炮彈飛車》的成本雖然高,但大部分是砸在了那些老外演員的身上,請個男主角就花掉五百萬了,真正用於電影拍攝的並不算多。
張曉夜並不打算搞那麼多花槍,沒必要用好萊塢演員來撐場,之所以給出這樣的預算成本,是因為電影需要不少特效鏡頭,奔著精良超水準的質量去的。
洪京寶從影這麼多年從來不愁資源,但如此大的規模也還沒有接觸過,忍不住感嘆道:“夜仔,你的手筆是越來越大了,不過有市場未必就能成功,還是謹慎一點的好。”
張曉夜點點頭,笑道:“我就是要以謹慎的心態大膽的去做,這一步早晚是要跨出去的,哪怕失敗了也沒有關係,我才十七歲,有的是時間跌倒再爬起來。”
“夜仔,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們兄弟就大幹一場。”辰龍被他描繪的前景給打動了,道:“你回去把劇本給弄好,我把所有成家班的力量都集結起來,咱們一起來弄好這個戲。”
因為重視,所以辰龍決定全身心的投入,張曉夜就道:“龍哥,等我好訊息吧,對我而言最簡單的就是寫劇本,這不需要多少時間。”
他現在寫起劇本來已經很熟手,不會再像第一次寫《奇謀妙計五福星》那樣磕磕碰碰,唯一麻煩一點的也只是因地制宜的修改劇情。
《特工學院:王牌特工》是一部英倫風的作品,電影營造了一個高科技結合復古的美學風格。這裡的復古,指的是六七十年代,所以現在玩這手也沒有問題。
片子裡還充斥著英氏幽默,如果放在內地或者臺灣,要抄這樣的電影很刺手,但在香江就不一樣,本身就是英國的殖民地,玩一把英倫風也很符合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