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影還沒有上映之前外界怎麼說都可以,再怎麼唱衰表示不看好都沒問題,因為還沒有受到市場檢驗會是個什麼情況誰也不知道。
上映之後如何是好的非說不好,不好的非說好那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到底好不好他們自己會分辨。
所以《夢精記》上映之後,雖然還有不少槍手朝著張曉夜開火,但在極好的口碑傳播之下這些言論也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盲目的抨擊太多,反而讓觀眾懷疑他們的權威性,大家都說好的就他們偏偏要在雞蛋裡面挑骨頭,能不讓人懷疑麼。
上映一週,《夢精記》票房860萬,獨領風騷引爆了暑期檔。張曉夜一直在年輕群體有很高的人氣,這次也不例外,電影一上映就在這個群體引發了觀影熱潮。
年輕人本來就對色色的事情更感興趣一些,電影恰好講的又是這個,每個人看了之後都大呼過癮,笑得一塌糊塗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在視覺上滿足了慾望。
經過張曉夜的手,電影雖然不能算是色情片,沒有露點鏡頭也沒有激情戲,不過鍾楚虹有不少誘人的性感鏡頭,比如說在幻想中衣襟半露的誘惑張曉夜、秀一秀事業線、雨中溼身露出內衣、泳池裡的泳裝這樣的,已經足以讓這些觀眾把持不住了。
挑刺的人依舊還存在,從上映之前唱衰到上映之後扣帽子抨擊,叫囂的人依舊不少,不過比起之前的一面倒,在口碑爆棚之下這些聲音就顯得不夠看,一點都不主流。
其實到現在,明眼人都知道這些人一味的針對張曉夜另有目的,一些權威報紙一沒有收錢二跟張曉夜沒仇,在明明是叫好一片的大環境之下當然也不會說瞎話。
再說張曉夜人緣也沒那麼差,他是《明報》專欄作家,金庸、董僑這些大佬都公開表示過讚許,很多文化名人也都看好他。
媒體這邊,《尋秦記》還在紅紅火火的連載,他跟《東方日報》這香江發行量最大的報紙關係親密,都已經表現得這麼好了怎麼還可能被輿論給壓制住。
首先《東方日報》就大肆的讓人撰文狠狠的將《夢精記》和張曉夜都褒獎了一番,內容吹得就連他自己看了都有點臉紅。
本身也是《東方日報》專欄作家的李碧樺也跟著表示,“夢精記色而不淫,色情的外表之下其實包裹著嚴肅的命題,這並不是一部單純賣弄色慾的作品,探討的是青少年成長的問題,值得所有人一看。”
“有人問我夢精記這部電影怎麼樣,我有沒有看過?當然看過,這個電影也確實好,很奇怪為什麼會有人覺得青少年不應該討論性,每個人都要面臨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能談?張曉夜雖然年輕,卻也是性情中人,我很喜歡這小子。”
說這話的是黃霑,香江四大才子之一,76出版了葷段子大合集《不文集》,以後還會親自披掛上陣拍*****,這才是大流氓,張曉夜現在跟他比只能算小流氓。
這位大佬都被問到相關問題,也從側面說明了《夢精記》在香江造成了多大的影響,青少年與性一時間成為了熱門話題,發展下去之後已經超出了電影範圍,變成了社會現象以及性教育的爭論。
憑藉這部電影,再次讓人歎為觀止的張曉夜導演以及演員身份也得到了認可,羅玫薇李莉珍和袁傑瑩三個女孩子也一炮而紅,不過要說最受歡迎的還是鍾楚虹。
有評論是這麼說的,“一部色情但不猥瑣的電影,讓一個媚而不俗的女人成為了所有人的夢中情人”。
看了電影之後,每個男生都希望能有這樣一位女老師,她在電影中的精彩演出,會成為男生們的幻想物件本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就連張曉夜看了都把持不住……
在如此強烈的反響之下,電影上映第二週票房依舊強勢,報收610萬。到了第三週,熱度開始消退,但也有三百來萬的進賬。
從高走低是電影票房的大趨勢,《夢精記》還未上映就已經萬眾矚目,上映第一天就引爆了票房,兩週之後絕大部分感興趣的人都已經看過電影,已經沒有逆勢上漲的空間。
到了第三週第四周,不少人已經是第二次第三次走進電影院觀看,以香江的人口和市場來說,能夠做到這個地步已經非常不容易。
周惠敏揹著小書包跑過來的時候,張曉夜正坐在沙發上看著報表,她將書包一放湊過來就好奇的問道:“看什麼呢你?”
“管家婆,過來,看看這次我們賺了多少錢。”張曉夜說著一把將周惠敏抱在懷裡,讓她也一起看。
《夢精記》總票房2090萬,比不上大牌雲集的《奇謀妙計五福星》,但已經是大製作的水準,去年一整年也只有《最佳拍檔》一部電影票房超過了兩千萬而已(2604萬)。
這個數字已經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在這之前誰能想到這樣的題材這樣的故事,居然會如此成功,超過兩千萬的票房已經讓無數人眼睛都看紅了。
只不過要算賺了多少的話,2090萬的票房得扣掉10%的娛樂稅,5%的發行費,然後還有院線的分賬,最後實際落到張曉夜手裡的差不多也就35%,從市場水準來說也還是比較高的了,談判談不好的最多也就能拿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