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映辭官後,聶波等四十名侍衛,並沒有回去金吾衛。
也不知道是陛下有意忘了、還是沒想起來這茬,反正也沒人叫他們回去。
他們就歡歡喜喜地跟著他們家的大人、繼續到處跑。
此前那一路急赴救陛下的過程中,每個人的身上也多多少少掛了彩,正好都在狄家莊養養傷。
養完便跟來了彭澤縣。
狄映也沒趕人。
也不能趕。
他們也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若是回去了左金吾衛,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不如帶在自己身邊,彼此還能照應一二。
老規定:都是自己人居住的院落內,就有一間專門闢出來的“驗屍房”。
狄映剛回院,遊二十三見到跟著大人去釣魚的於二十四、手裡拎著的是個空魚簍,就想笑。
卻見於二十四的眼神飄了飄。
遊二十三立馬一秒正經,同時也發現,還跟出去的兄弟中,有幾個人沒有一起跟著回來。
這是大人有正事要做了。
是的,狄映一回來就直奔進了驗屍房,那裡面架好的木板上,正放著一顆顱骨。
如果曾和顱骨面對面的那人在場的話、就一定認得出來,這就是把他給嚇得魂兒都飛了的那顆死人頭
而一聽到情況、就將石頭換走顱骨、並帶回來了的彭涼,也正在驗屍房裡做著驗屍時該有的準備。
不是點蒼朮、切薑片,而是點燃牆面上的火把,再拎了桶黃泥進來。
聶波則打來了兩桶清水。
這顆顱骨上,已經沒有任何血肉了。只有一些淤積的泥沙、草屑之類。
只需要清洗、不需要煮骨。
現在大夥兒都對自家大人的驗屍流程清楚得很,該怎麼配合都非常順手。
當然了,每當這時、但凡手上沒活兒的人,都得跟進來學習。
用大人的話來說就是:技多不壓身。
宋文教會過侍衛們畫像。
從“可心牙行”裡救出來的88個孩子,已經在這幾年間、透過畫像,找到了他們的家人、或者是被妥善安置給了好心的人家收養。
都有了歸處。
侍衛們學到的畫像技能,不是畫海捕公文上的肖像、就是畫被自家大人還原出來的死者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