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計的眼睛就亮了亮。笑容瞬間變得真誠。
“喲,原來是李老闆啊,好久不見,稀客稀客,您裡面請,我們掌櫃的在後院兒呢。小的幫您喊一聲去。”
狄映點點頭,踱步去了一邊接待貴客的房間。
這車馬行,是他開辦的。
明面上的東家,是狄順。乃狄映的發小。
在很小的時候,狄映就有了個醫術和驗屍之術很厲害的師傅,而他和師傅就總琢磨的最大的一件事,那就是訊息渠道的流通。
師傅說:不管他狄映以後要做什麼,這個都必須要有。
而最不起眼、又能在各地間往來最頻繁的,就是車馬行。
狄映要建立這樣一個訊息渠道的話,需要擺在明面上的東家,人選就特別重要。
他在狄家村精心挑選了十幾年,才從一起穿開襠褲長大的小夥伴中,挑中了狄順。
狄順小時候被杏核差點兒給噎死,為狄映所救。
狄順果然很能幹。
打小學習就不怎麼樣,但為人機靈聰慧得很。且自被狄映救了命後,對狄映是言聽計從。
狄映就想好好地培養他。每每出去考試,不管是童生試、還是更遠些地方的府試、京試等等,都會把狄順帶上。
不僅可以趁機做些南貨北運、北貨西送等等掙錢的小買賣,更能讓他倆熟悉各地的情況、以及鍛鍊了狄順的口才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在狄映金榜提名之後,幷州就出現了第一家“路路通車馬行”。
這是狄映的師傅臨終前囑咐的。
師傅交代他:“你既立志要為律為民,就不能掩耳捂鼻。培養了訊息人手,就得用到實處,第一站,就開在幷州州城吧。”
狄映記得,所以狄順就在那時來到了幷州,開辦了這家車馬行。
“映哥,你可終於來了。你說說你,都到幷州上任幾個月了,才來看兄弟我。不知道我風裡來、雨裡去很辛苦啊?沒良心的。”
狄映剛在接待間坐下,狄順就像陣風一樣颳了進來。
關上門,狄順就“噼哩啪啦”地開始了“抱怨”。
眼裡,卻是激動不已的神色。
狄映也激動。
他們兄弟,可是有一年多未見了。
感覺像是隔了很多年了似的。
卻又彷彿只是昨日才剛剛分開。
狄映抬拳,和對方的拳頭碰了碰。
然後就嚴肅了神色,壓低了聲音道:“你知道糧種的事情是怎麼回事嗎?”
“就知道你是來問事情的。唉,都不關心關心兄弟我活得好不好。”
狄順聽到問話就繼續抱怨。
和狄映一般胖乎乎、但黑了幾個色度的面上,卻也是正經了起來。
小聲回道:“我真的等你很久了。這些事情,你早該來問問的。”
說著,拿過旁邊一直備用著、給客人填寫貨單的紙筆,邊畫邊說。
“幷州水系發達,不說東南邊的渭水,就是城外的汾水,都直達運河。
你也知道,運河的上游有道堤壩。
當年如果有大的雨季,那道堤壩就必然會垮。
水流衝下來,就會讓汾河水也氾濫,州城北邊的大量村莊、田地就會被沖毀。”
沒等他說完,狄映已豁然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