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煤製作比較簡單,有了土,再加上煤粉拿水一和就行。
土有人去找了,這煤粉還要他親自來弄。
吳禮點點頭就出去了,沒多久就聽到了他招呼人的聲音,還有車輪滾動的吱呀聲。
李承陽把外袍脫掉,抄起一個鐵錘照著一個煤堆就開始一頓猛砸。
就憑他的力氣,幹起活來一個頂十個,沒多久,一個碩大的煤堆就沒了一半。
李承陽擦了把臉上的汗水,把敲碎的煤灰又細細敲打了一遍。
最後把煤灰堆成一個山包,然後把中間挖出一個坑來。
好了,萬事俱備,就等著吳禮的土到位了。
沒等多久,取個土而已,小車的吱呀聲就響了起來,吳禮親自拉著車回來了。
李承陽上去看了看土,不錯。
吳禮肯定是用了新的,選的土都很細膩,簡單處理一番就能用。
拉著吳禮把土塊又粉碎了一遍,挑了一旦土就倒進了煤灰裡。
差不多一比四的量,一份土四份煤,這不難,李承陽小時候就自己做過這玩意。
“倒水”。
水倒完,李承陽就和吳禮一起攪拌起來。
吳禮一邊拿著鐵釺攪合著,一邊滿臉擔憂:“殿下,這能行嗎?”。
李承陽點點頭,反正他把後世學到的都帶過來了,再不行他也沒辦法了。
吳禮也只能先信著,有個辦法怎麼也比束手無策好點。
“你別攪了,你去打個模子,就一指長,然後煤爐內部那麼圓的模子,裡邊放幾個木棍什麼的”,突然李承陽想到了什麼,做蜂窩煤還需要模具。
還好他就在工部,用不到他去操心。
簡單的給吳禮比劃了一下,吳禮瞭解的點點頭,回頭就去開火打鐵了。
把煤和土混合好,李承陽把工具放到了一邊,準備好好研究一下煤爐子,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思來想去,直到看到了一旁的鍊鐵爐,這才一拍大腿。
對啊,爐子承受不住熱,那就給他做個隔熱不就好了。
前世的煤爐子不就有這些東西嗎,怎麼到了現在就給忘了。
這個腦子到底還好不好使,怎麼現在做什麼都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的呢。
鍊鐵爐上的沙漏不就是上好的隔熱材料嗎,雖然現在沒那個高嶺土,但是普通的黏土估計也差不到哪去。
性質勃勃的搞回來一堆土,倒了點水就開始活起泥來。
煤爐的內襯也不知道有多厚,那就能多厚就多厚,做他一指寬,就不信這樣還不夠。
李承陽這邊的泥內襯完成,吳禮那邊的模具也到了尾聲。
兩人幾乎同時做完了手頭的工作,吳禮看了一眼活泥巴的李承陽,眼中滿是不解。
“你去用新做出來的模具去打點蜂窩煤出來,往上一印,然後放到地上就行”,李承陽還不忘指揮著。
吳禮按照李承陽說的,提起模具來往和好的煤堆裡一戳,隨後來到空地上,用準備好的小機關一推。
一塊和前世相差無幾的蜂窩煤映入眼簾。
李承陽點點頭,做的不錯,不愧是大將,這手藝沒的說。
自己手裡的泥模也差不多到了尾聲,這玩意看起來簡單,沒想做起來這麼難。
主要這東西一點也不好做,必須要弄到圓潤無比。
把泥模直接放到吳禮的鍛造爐上乾燥一下,成與不成就看這一次的了。
李承陽抱著一個皺巴巴滿是裂痕的泥模子,吳禮手提著自己打造的蜂窩煤模具,眼巴巴的看著一地的蜂窩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