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兄弟馮立的紙人還沒開始扎呢”。
這世上沒人會扎紙人,這一切都要他來動手,現在暫時還沒什麼事情,不趁著現在把事情做了,以後可能就抽不出時間來了。
扎紙人他也不會,但是見過啊,竹子做骨架,在糊上點紙,最後畫上點五官就行,至於好不好看?他前世就沒看到一個好看的紙人,好不好的就將就著吧。
派出去了一群護衛去找點竹子回來,要粗細差不多的,能帶回來多少就帶回來多少,竹子還要處理一下,能一次性把原料弄清最好不過,他可不想以後天天和竹子打交道。
長孫這邊也從李泰那裡回了寢宮,男孩還就是比女孩好哄,李承陽做個娃娃的工夫長孫已經把幾個大點的孩子都哄睡了,此時正一路思考著接下來要做些什麼。
不多時有了主意,疾步回了寢宮,吩咐下人去掖庭宮或者民間收集點紡機來。
皇宮中突然湧出來了兩大撥護衛出來,皇宮內又發生了什麼大事?一時間整個長安又陷入了對皇家的各種猜測臆想之中。
是又有人行刺陛下?還是太子要出城先來淨街?還是單純的出來跑個腿辦個事?
這時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突厥還在渭水邊沒完全退去,現在皇宮在出個什麼意外,那可真是倒黴到家了。
隨著訊息的逐漸散播,整個長安都漸漸的沸騰起來。
皇宮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如此大動周折?是不是又發生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好在有不少人親眼目睹了侍衛們的目的,全程圍觀之下也清楚了這些人要做什麼。
關於皇宮糟了意外的流言漸漸的止住了,但緊隨而來的新的流言又開始被傳的愈發的邪乎。
“大唐敗了?陛下把全部的財產都陪給了頡利。”。
“胡說,明明是陛下為了那些被擄掠的百姓一擲千金,什麼打了敗仗?一派胡言”。
“就是,咱們都沒正規的大戰一場,怎麼就吃了敗仗,你就該被送到衙門好好關上幾天,省的出來嚇唬人”。
“哎,你聽說沒,太子殿下派了好多人來砍竹子,這些貴人就是講究,不知道要做什麼?”。
“什麼講究,那是陛下把皇宮裡的錢財都賠了出去,沒動咱們百姓的一文錢,太子現在是打算用竹子編點筐換錢,我這可是親耳聽到的”。
“哎,你們說的我不知道對不對,但是我這有個大訊息,咱們陛下的妃子娘娘都派人出來買紡機了,聽說是要在宮裡養蠶騷絲換些銀錢”。
“要我說啊,還是咱們陛下體恤百姓,看看他老人家,寧可把自己的錢都掏出去,也不碰咱們百姓的錢,千古名君吶”。
“對對對,這可比以前的隋朝那個勞什子楊廣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噓,小點聲,你不想活了我還想活呢”。
“對對對,這位兄弟,咱們偷偷說,我這還有大訊息,咱們找個僻靜的地邊走邊說,走走走”。
長安城內說什麼的都有,但總體來說還是好的流言居多。
一時間李世民的英明,太子的勤儉,長孫的持家都被傳的沸沸揚揚,不少百姓甚至請命貢獻出家裡的財產來交給李世民拿去用,不用還了。
李世民的書房裡,現在已經佔了十幾個百姓打扮的人,皆是面色肅然的跪在那裡,等著李世民的吩咐。
“嘩啦啦”從房樑上又下來一人,正是之前的刺客首領,新一代暗衛第一的李鼠,環顧四周,數了數在場的人員,最後衝李世民一抱拳:“陛下,所有派出去的人都回來了,現在流言已經傳了出去,效果大好”。
“恩”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揮手讓這群人下去,長安的傳言都是他引導的,效果立竿見影,外面已經跪了不少請命的百姓,得到訊息的幾名將軍均是義憤填膺,聽說已經準備親自帶兵去防禦突厥了。
軍心可用,民心可用,李世民相信,一旦流言傳播出去,那他將會迎來新的一輪輝煌,而且兩三年內都不會降下去。
現在時間也差不多了,李世民穿著一身黃的發黑的龍袍,除去了身上一干玉佩等雜物,走出書房,一直來到皇宮城牆之上。
宮外已經零零散散的跪了不少宿老,這都是百姓們推舉的高齡老人,只有這些人有資格進入皇宮得以面見李世民,一般的小年輕那是不夠格的。
遠處還有不少人正在向著皇宮門前靠攏,一個個都是花白著頭髮鬍子,邁著雖慢但是堅定的步子一步步走來。
李世民不由的溼了眼眶,雖說這事有他一直在推波助瀾,但是不得不說他的百姓也是真的愛戴他,相信他,此時的他真的有點懷疑,自己如此作為,到底是對是錯。
有此百姓,大唐何愁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