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陽往前一頂,守軍的壓力就開始大減,一邊砍殺,李承陽還在不斷指揮著眾人把受傷什麼的人都抬出去,然後把後邊休息的守軍們派上來,這是馮立的活,現在場中一個軍官都沒了,李承陽只好接過了馮立的任務。
索性現在的守軍都被他征服,對他可謂言聽計從,不然他還不一定指揮的動,學著馮立的模樣,不斷檢視防線的缺口,哪裡實在吃緊就去哪裡支援,一時間仿若馮立還在。
一番拼殺終於到了尾聲,第三波敵人撤下去了,這次他們損失的人更少,第三次的主要目的就是李承陽,而現在李承陽上了橋,那他們這次的攻擊也就沒了什麼意義,傷亡二百多就撤了回去。
突厥退了,李承陽開始清點自己人的傷亡,三場戰鬥加起來少了五十人,其中他的護衛佔了十人,因為大多是這些護衛們頂在了最前面,任憑他們武藝以一敵三,那也經不住這麼不斷的衝擊。
第三場造成的傷害最大,足足沒了四十多人,李承陽和馮立一撤,守軍們群龍無首,時間一長就開始出現了不少防禦空虛,這才造成了大量傷亡。
難得的間隙,李承陽抱著橫刀在土堆後回顧戰鬥的經歷。
敵人不是傻子,第一場衝鋒因為陷馬坑的存在,人仰馬翻的突厥那邊看清楚形勢,第二場就發現了大展雄風的李承陽,緊接著第三場就準備了專門狩獵他的方案,什麼古代的將軍在萬軍從中如入無人之境,都是騙人的,正面這麼打仗,僅僅是漏了兩次臉就被刻意針對了。
就憑李承陽遠超常人的力氣,還是被密集的繩索套的動彈不得,要不是馮立衝出來解救,現在他的情況肯定和馮立差不了多少。
戰場就是戰場,電視劇裡的都是為了凸顯某個人的形象而刻意誇張的,就那樣的打法,誰也堅持不了多久。
問了問護衛,馮立當時見李承陽面臨著威脅,護衛們都要衝出去把人救回來,是他強行把護衛按住,為了確保李承陽的安全和防線的穩定,簡單交代了一下就獨身衝出了土堆。
也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找到馮立的屍體,這小子的馮家從此算是斷了根,以後無論多少性馮的都和他沒了關係,實在找不到他的屍首,以後就給他立個衣冠冢,在找人紮上幾百個紙人,一個個必須盤亮條順,都燒給他,讓他在下面繼續繁衍他的馮家去吧。
突厥那邊又開始蠢蠢欲動了,這種拉皮.條的事情一會在想吧。
抹了抹臉上的淚水,還是血跡?大喝一聲:“都準備,盾牌都準備好,突厥狗就快攻過來了”。
四下的將士們迅速圍起來,舉著已經有些殘破的大盾靜靜等待新一輪的箭雨。
突厥好像氣急敗壞了,也不分兵了,剩下的八千多人好像準備一擁而上,看樣子是想一鼓作氣衝破李承陽的防守。
看著遠比之前密集幾倍的箭雨,李承陽穩了穩心神,模仿著馮立的語氣:“舉盾”。
箭雨打來的瞬間,有的盾就開始不堪重負起來,卡巴卡巴的響了一陣,終於有第一隻箭穿破了盾,射入了人的身體裡面。
最艱難的時候到來了,連綿不斷的箭雨傾瀉而下,不停的有盾牌被射碎,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慘叫之聲,聽得李承陽臉色一陣變換。
現在要怎麼辦?再去殺馬已經來不及了,而不斷倒地的守軍卻容不得絲毫的拖延,每秒都有人中箭,每分鐘都有人倒下。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李承陽把土堆外的突厥兵的屍體用畫戟勾進來:“有盾的舉盾,沒盾的把這些東西頂在頭上,讓他們也做點貢獻”。
將士們把屍體一起扛起來,頂在頭上,只是瞬間就被箭矢插滿,近萬支箭一個呼吸落在這方圓五十平米的橋面上,密集程度簡直可怕,屍體不斷的加重,將士們甚至合力之下都被壓彎了腰。
值得慶幸的是,突厥這次只是來了一陣箭雨,隨後就開始呼呼喝喝的衝鋒起來。
“下盾,舉槍,刺”一直關注著突厥動向的李承陽果斷下達了指令,自己也把畫戟立了起來,最後的也是最持久的一波戰鬥就要來了,能不能堅持下去就要看天意了。
另一邊,被李承陽派出去給李世民的護衛此時也剛剛到了東宮,從一面還未修繕的牆壁上摸索了幾下,就搗鼓出了一個半人高的大洞,看樣子還是新挖出來的,走出洞面前就是另一個深洞,護衛管也不管就一頭扎進了洞裡。
也不知這個洞是怎麼挖的,沒過一會這護衛就出現在了李世民的書房之中,比正常進入書房還要經過一層層的通傳快多了。
“你怎麼來了,沒好好跟在太子身邊?難不成那逆子又做了什麼亂七八糟的事?這次是單挑野豬了還是又抱回來一窩大蟲?”。
“陛下,太子去便橋防禦突厥了,說是橋在人在,橋毀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