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個的,九十七號直播間,許樂。”
“依依正和他在一起。”
薛教授將截圖放的更大,然後急切地說:“考古隊這些年,連續挖掘出來好幾批古陶,但是破損程度都很高。”
“現有的專家,修復起來碰上很多麻煩。”
“這個許樂……如果他肯參與到修復作業裡來,那對於補足考古界這一塊的短板,助力非同小可!”
蕭三爺質疑道:“不至於吧……舉國之力的研究院,泰山北斗眾多,還需要這麼看中一個毛頭小子?”
薛教授搖了搖頭:“你不懂。古陶的神韻,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這個許樂,有大才!”
“說句不中聽的,孟爺,有這功力,就已經比你那個姓李的準女婿強出來太多!”
“他不是正和依依在一起?培養感情啊!”
“噗……”孟總一口茶水噴出來老遠。
……
“阿嚏……”
誰在背後說我……許樂心疼地掰下來壘歪了的一根泥條。
“幫我換一根。”
他把破損的泥條拆下來丟在一旁,從林夕涵手裡接過來一根新的,壘在了頂部的缺口處。
環繞著蒸爐壘起來的通風爐壁,高度已經接近許樂的設計值。
一米五高的爐體,幾乎到了他的胸口位置。
爐子下闊上窄,底部經過擴建,寬度達到了超過五十厘米,頂部則是收窄到越三十厘米寬。
基底偏上十厘米左右的位置,留出來一個直徑二十厘米的寬敞開口,可以看到裡面堆積著的燃燒木柴。
橙黃色的火焰不斷躍動。
壘完頂部,許樂用泥條盤繞成和底部開口處直徑相同的通風管。
通風管長二十五到三十厘米,垂直安裝進通風爐底部開口,內外各留一半的長度,介面處用軟泥封死。
透過通風管,可以看到原本呈現出來橙黃色的爐火,色澤緩緩變淺,直至成為了接近橙白的高溫狀態。
“這樣一來,通風爐裡面的溫度,就可以提升到一千攝氏度以上,並且在這個溫度上保持穩定。”
“這還只是木頭燃料。如果換成燒製的木炭,溫度甚至可能達到一千五百攝氏度。”
“燒製陶器足夠了,甚至如果有條件製作釉的話,這個爐子連瓷器都可以嘗試燒製。”
傻白甜孟依依糾結了一會,說:“大腿……你好像還沒有把陶罐放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