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液的溫度逐漸升高,許樂依舊小心地控制著溫度。
“酒精蒸發的溫度大概是78攝氏度,酒體風味的濃縮和萃取,基本上就是在這個溫度附近做文章。”
有【自然之音】技能,許樂靠聽蒸汽的翻滾,對蒸餾器裡面的液體情況瞭如指掌。
根本不需要溫度計,他輕鬆地將溫度控制在合適的範圍之內,酒精蒸汽在升級版的蒸餾器裡面反覆迴圈。
酒液從垂下來的竹管裡面遞出來,落入了下方的一個陶盆裡。
這個時候的酒液已經變得更加透徹,裡面混合的舊酒液的顏色很淡了。
許樂抽了抽鼻子,“這是第二次蒸餾,出來的酒液大概在三十度左右。
“而且酒液經過竹子做成的管道,也萃取出來了竹子的香氣,和野果的香味混合在一起,有著濃郁的植物氣息。”
最開始的酒頭滴落完,許樂將陶盆挪開,繼續收集中段的酒心。
“酒心一般是蒸餾產物最均衡的部分,喝起來各方面的風味也最順滑,一般釀酒取的都是這一段。”
等到中段取完,最後的尾段蒸餾產物,被許樂盛到了酒頭的盆裡。
“頭尾兩段可以倒回蒸餾器裡,參與下一批蒸餾。”
中段自然就是可以拿來飲用的了。
兩次蒸餾,酒液損失了不少,阿加莎做的蒸餾器還有配套的竹節酒壺,許樂將中段酒心封入竹節酒壺裡面。
一個這樣的小竹節酒壺,大約還不到半斤的量。
而蒸餾之前,一罈果子酒,重量怎麼著也得三四公斤往上。
去掉渣滓,純粹的液體也得有個兩公斤多,可以說這麼蒸餾一遍,留下來的都是精華。
不然怎麼說,酒是糧食精呢……許樂用一片闊葉蓋住竹節酒壺,沿著壺口紮緊。
再糊上一層黃泥,徹底密封起來。
在喝之前,酒液在竹節酒壺裡面還可以繼續熟成。
雖然時間有限,沒法動輒十年二十年地陳化,但是這個過程不能省。
一小壺酒這樣就算完成,許樂開始蒸餾下一罈。
釀造出來的果子酒,很快就全部過了一遍蒸餾器,許大釀酒師秉持著雙蒸的流程,每一滴酒液都經過了兩次的悉心蒸餾。
一共四個竹節酒壺,被灌得滿滿當當,用闊葉封口,再塗上一層黃泥儲存。
“接下來,就是把雜質彙集在一起,蒸餾出來咱們用來點火的究竟的時刻了!”
許樂搓了搓手,開始操作!
直播間彈幕——
“怎麼感覺,許神前面蒸餾酒液的時候都沒這麼興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