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說了回東海市請你吃飯!”詹澤明略微興奮地說。
江超笑起來:“行!你定時間和地點吧!”
詹澤明說:“就今天下午吧!我先去找地兒,找到了給你發訊息。”
江超說:“行!”
……
掛了電話以後,江超想了想還是給朱迪打了一個電話過去,一來是說說京都演奏會的事情,朱迪對此欣然答應。二來,江超告訴自己下午要去跟一個海歸朋友吃飯的事情。江超覺得,自己現在不是一個人了,要時時刻刻想的是“我們”而不是“我”,情侶可以不問對方在做什麼,但江超希望朱迪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種感覺會讓他覺得踏實。
朱迪也要去公司處理一些大小事務,兩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這種感覺,挺好。很多情侶一方總想黏著對方、作,原因往往是太閒了。
下午。
詹澤明請江超來到一家火鍋店。
兩人在心底都比較佩服對方,此時再度見面宛若老友——明明才沒見過多少面。
詹澤明先是興奮地跟江超說起了上次那部小短片的成功,“這次有很大的機會獲得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
江超也有些高興,因為那畢竟是他“參演”的第一部電影。類似江超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毫無表演天賦,因為表演實際上是需要有豐富的表情才行,而江超性格沉靜,從來不會做誇張的表情,在熒幕上這一點就會被最為缺陷無限放大,成為讓觀眾毫無代入感的“撲克臉”。但這不影響江超有當電影主角的情懷,這種事情單純想想也是可以的嘛。
所以,江超從心底感到高興。他問起詹澤明最近的打算。
一說到打算,詹澤明卻是表情微微一變,隨後稍微嘆了口氣:“唉……我發現自己回國還是有點草率了。”
江超內心一動:“怎麼了?”
此時火鍋上沒多久,鍋底火焰跳動,火鍋底料還沒化開。詹澤明喝了一口茶水,苦笑:“我肯定是要從事電影行業的!這個毋庸置疑,但是導演這一行……不好入啊。”
江超不動聲色地給詹澤明摻了茶,詹澤明笑著說:“謝謝!”
詹澤明繼續說:“影視行業吧,華國整個行業其實大概只需要不到100個導演,但是想從事導演的人,隨便估計一下都得有幾萬人吧?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一。我剛剛回國,目前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就只有那一部意識流的電影……而你也知道,意識流太小眾,沒市場,只有藝術價值,拍攝出這樣的電影,不懂這個的投資人也根本看不出來我的水平,就很難找投資了。”
頓了頓,詹澤明說:“找不到投資,那基本上就沒什麼搞頭。”
江超想了想:“你最近有什麼考慮嗎?”
詹澤明說:“我有個同學寫了一部小成本的電影劇本,我看了一下覺得挺不錯的,劇情什麼的都沒什麼問題。我打算拿著那本劇本去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個合適的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