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這個試煉副本中的所有“代言人”,按照倒黴程度排個序的話,那麼王多福高居第一,肯定是沒跑了,而哈利十·舒拉克屈居第二,那自然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作為一名高種姓的、前印度王牌部隊“山地打擊軍”的現役軍官而言,哈利十·舒拉克的履歷無疑是光鮮的。
曾經以全科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的他,卻沒有和他們同學們一樣,走上“去美國矽谷當一名軟體工程師”的道路,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被特招入伍,成為印度百萬大軍中的一員。
之所以會做出這麼一個令他的家人和朋友,都覺得匪夷所思的決定,自然是因為他自己本身對戰爭的痴迷,以及內心那個不可與外人言說的、****的強國夢。
在他看來,印度作為一個歷史與華國同樣悠久的古老國家,其近年來在經濟與科技發展方面所取得的璀璨成就,以及在國際社會當中,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都標誌著其在接下來的50年時間裡,將會獲得一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的機會。
但作為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種姓的精英,他自然同樣也明白,如果不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那麼這個機會,將永遠只是一個機會。
同時,作為一個肯獨立思考和具備國際視野的人,他自然也清晰地知道,華國,這個作為印度地緣政治上的“近鄰”、國際競爭中的老牌的對手、以及阻擋在印度重振歐亞大陸霸主地位道路上的“攔路虎”,這些年崛起的速度之快,已經到達了多麼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
這讓都他比其他印度人更快的意識到了,“自己必須做點什麼”了。
誠然,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印度社會當中的種種弊端,也充分暴露了出來。比如被種姓制度造成的社會階層的大撕裂、比如日益被拉大的貧富差距水平、再比如難以解決的男女平等問題,以及居高不下的**率。
但總體而言,這些都不是令他最擔憂的,最令他感到擔憂的,還是印度國民普遍缺乏一種凌駕於別國之上的進取心和爭勝心,以及一個強大的民族所理應具備的朝氣與活力。
對一個以佛教和印度教作為主要信仰的國家而言,大部分印度人其實都習慣了庸庸碌碌的、被少數精英所支配的生活方式。
並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什麼過多的慾望和野心,他們已經習慣了安逸,習慣了不思進取,習慣了渾渾噩噩、稀裡糊塗地過完這一生。
這本來也沒什麼不好,畢竟宗教也是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這與華國“兩強爭霸”的關鍵時刻,這種認知,無異於讓印度這個曾經強大過的國家,在精神層面陷入到了軟弱和腐朽的不利境地中去了。
作為一名高種性中的一員,哈利十·舒拉克自然無比清楚地知道,他的耳曼祖先們,曾經是一群多麼偉大的戰士。
他們曾經橫跨整個歐亞大陸,並以一路高歌猛進地姿態,迅速征服了德干半島上的土地和人民。
但,是什麼讓他們那曾經好戰的基因日漸腐朽了呢?
是那該死的宗教,是它對國民們實現了精神閹割,讓曾經的戰士們徹底失去了血性。
對此,哈利十·舒拉克幾經思索後,終於給出了他自己的“治國良策”,那便是——戰爭!
唯有戰爭與鮮血,才能喚醒印度人血脈中的好戰基因,唯有戰爭和和勝利,才是重振這個民族精神的、最有力的強心劑。
想要恢復昔日的榮光,印度,唯有稱霸這一條路可以走。
既然早早就確定了自己“志向”,接下來的事就比較簡單了。
哈利十·舒拉克作為一名戰爭狂熱分子,因為預測到了未來的戰爭方向,可能在與華國接壤的多山地帶展開,早在大學期間,就開始為自己的軍旅生涯做著準備。
他每天都極其自律地做著高負荷的體能訓練,並有意識地參加了綜合格鬥俱樂部與登山俱樂部,以便提早錘鍊自己的肉體與精神。
被特招入伍後,被直接授予中尉軍銜的他,更是拒絕了在其父母的授意下,讓他在軍部中當一個作戰參謀的安排,而執意要到一線作戰部隊,成為了一名基層連隊的連長。
這之後,終於能夠施展自己理想抱負的哈利十,自然不肯放過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