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又是一夜過後,沒發生任何波瀾卻也說明紹宮汪著實受了不輕的傷。
守靈的習俗不盡相同,可都是表示對逝者的尊重和敬意。到了第三天,就是真正熱鬧的時候。
凌晨五多點,在依舊死睡不止的人堆中,姜曜躡手躡腳的邁過去,回到偏房補覺。
等到上午十一點鐘,又再次被接踵而至的人聲吵醒。姜曜重新披麻戴孝,回到靈棚。
靈棚前的花圈、白幡、紙人、洋房、汽車比起之前來,又多出了好幾番。
作為紹清仁隔一代的至親人,按照規矩要求跪坐在紹清仁的靈位前,面對著一個又一個趕來弔唁的親朋好友。
一個個來人,真心落淚或佯裝痛哭,全都跪倒在棺材前的;供桌前的火盆子洋錢票的灰燼在經過了三天的累積,已經冒了尖兒。
眼淚算是進紹家家門的門票,哭過之後,便三三兩兩進了紹家院裡。十一點有半的時候,來人差不多齊全,便圍坐在飯桌前,等待著上菜。
而緊接著,一組二踢腳(炮仗)在高空發出聲響,惹得十里八村都聽得見動靜。嗩吶喇叭和大號大鼓的悲切聲音也就開始奏響。
所有人開始按照嚴格的輩分和親疏遠近順序,再次來到靈棚前,上禮、哭喪。
紹軍武、紹小玲、紹小靜對夫婦輪流上禮,而後哭喪,其他人緊跟其後。越是靠前的人們,越是血緣親近,也越是哭的動了真心。
等到上完禮,哭完喪。所有人都依次走回院裡。只有姜曜,依舊被家中長輩安排留在靈棚中,等到最後沒人再來時,才上桌吃飯,也是為了顯示出後輩的懂規矩和孝順。
一撥接著一撥的人來了又走,越往後的人,對於尚算年幼的姜曜越算陌生,甚至好多遠房到不認識。
當族中長者朝著靈棚裡大喊一聲開飯。就表明所有的人都來齊全。靈棚裡僅留下的幾位小輩也可以上飯桌。
“慢著。”剛一起身的姜曜,聽見這麼一句熟悉的聲音,朝著靈棚門外望去,門口正是一伸手止住長者的人。
“請問您是?”長者雖然在這紹莊多年,村人大不離認個齊全,可對眼前這位身材矮小又顯得格外病重的老人有些陌生。
“紹宮汪。”姜曜戴好孝帽,沒有半點尊重的直呼其名。
“哎,曜子。”長者好心提示。
現今的農村講究個喪事喜辦,紅事白事都辦成樂事。可眼前出現的這位不速之客,卻讓姜曜再也沒有半點敬意。
“喲,黃鼠狼給雞拜年了?”姜曜忍著脾氣,站在紹宮汪的面前,顯得格外高大。
“曜子,怎麼了這是?”長者不明其意,更不相信眼前比自己還要年長的老者,竟是當年高大有力的紹宮汪。
“你來幹什麼?”姜曜更加無禮,沒再理會長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