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和陶軍到了遼寧後,代兮言的伴郎算是到齊了。
今天也是九月的最後一天,後天就是代兮言和夏夜的婚禮日子了。
隨著婚禮一天一天的臨近,夏夜家也越來越熱鬧了,有不少遠房親戚都從外地趕過來,參加夏夜的婚禮。
婚禮有著節日氣氛的加成,已經提前顯得特別熱鬧了。
夏夜的伴娘是她的一個大學同學加兩個表妹,大學同學是夏夜的室友,依舊單身。。。兩個表妹一個剛上大學,一個大學畢業沒多久。
新郎新娘和三個伴郎伴娘一起八個人一起吃了頓飯。
夏夜的兩個表妹長的雖然沒有夏夜那麼漂亮,但也是長的不錯,汪林和陶軍兩人在飯桌上老是找兩個小姑娘喝酒,看的代兮言無語,真的是,什麼環境驅使兩人變得這麼飢渴了。。。。。。
。。。。。。。。
十月一日,國慶節。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
而如今則是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透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變化。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遊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首都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遊行。1984年,國慶35週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週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4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週年、1999年國慶50週年、2009年國慶60週年的三次。
而今年的國慶節也比較特殊,傳統節日中秋節和國慶節連在了一起,從9月30日一直放假到10月7日,連續8天的長假成為第二個“最長黃金週”。
所以,今年的黃金週是個嗨翻的假期!
十月的第一天,天氣很好,陽光充足,讓人的心情也跟著愉悅很多。
今天的事情同樣很多,夏夜的父母忙的不可開交,但是代兮言這個新郎卻是好像沒什麼事情可做。
代兮言反倒是成了那個最輕鬆的人了,這讓他很無語。。。
期間,林紫薇來了電話,說她已經說服李念過兩天一起出去露營了,她在電話那邊很是得意,大概是因為覺得李念在場的話,代兮言肯定不敢亂來。
代兮言想了想說道:“紫薇,我可能四、五號才有空,反正露營也就住一晚,到時我提前聯絡你,地方要我來找嗎?”
林紫薇拒絕道:“不用,我跟念念選地址,用不著你來,哼。”
代兮言苦笑,說道:“那行,帳篷這些東西要我安排嗎?”
“不用了,這兩天沒事,我跟念念去戶外用品店逛逛就行了。”林紫薇嘻嘻說道。
代兮言跟林紫薇煲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話粥才掛了電話。掛完電話,代兮言嘆了一口氣,心裡有一些愧疚,但是也沒辦法,誰讓自己抵擋不了美色的誘惑呢,只能怪前世太飢渴了。。。。。。
不過現在代兮言也已經想開了,及時行樂才是人生快事,不能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了。女人多了就多了吧,自己能給予她們最好的物質和能真心對她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