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陳江海這個伴郎的事情是解決了,還差汪林和陶軍了。
代兮言準備明後天逃個課抽空去趟兩人的學校,把他們一起約出來聊一下這個事情。順便看看他們在學校呆的怎麼樣,最近聯絡的也比較少,但是代兮言也不會認為幾人的關係就疏遠了。
男人之間真正的友誼不需要時常保持聯絡,即使是長時間沒見,見面依然會覺得很親切,沒有那種所謂的陌生感。
於是,代兮言在三人所在的言信群裡發了條訊息,說道:“哥們我這兩天來你們學校這邊,到時去之前通知你們。”
汪林沒多久回覆道:“來!帶你看看我們學校的妹子們。”
陶軍回覆的比較遲,說道:“記得說,如果有課的話我好逃課。。。哈哈哈。”
代兮言看了,哈哈大笑,跟兩人在群裡聊了一會兒騷話就離開了公司。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蘇省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km²,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南京有各類高等院校74所,其中111計劃高校9所及學科25個,僅次於首都;兩院院士81人、特聘專家87人,均居中國第三。
孫/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首都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
代兮言之前從未來過南京。倒是跟曾經張怡小妮子一起去過蘇州,那個與杭城齊名的蘇州。
南京作為省會城市,其經濟繁華自不必多說,加上獨特的地理位置,相比內陸一般的省會城市經濟更加繁華,而且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加成。
從滬市到南京不算遠,但也不近,全程三百公里左右,代兮言開著車也是足足開了四個小時左右才到。
代兮言到南京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開了幾個小時的車,代兮言也不覺得累,反而有種見好友的興奮感,因為代兮言是開著賓士大G去的,有種小時候跟小夥伴炫耀自己有了一個新玩具的感覺。
汪林和陶軍兩人並不是在一個學校,但是距離卻不遠,直線距離的話大概最多也就幾公里。
代兮言先去的陶軍的學校,本來代兮言是準備直接把車開到陶軍學校裡去的,奈何大門保安太敬業,代兮言在遞了一包中華的情況下,保安依然不為所動,說外校車輛不能隨便進入學校。
代兮言有點鬱悶,只得蹲在車邊,叼著一支菸,打量著周圍。
不過顯眼的大G惹來了很多進出學校學生的目光,看著這車是外地牌照,都在紛紛猜測這輛車的來頭以及打量蹲在車邊抽菸的代兮言是什麼人。
陶軍就讀的學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學校裡面環境不知道怎麼樣,但是大門修的還是挺氣派的,不過周邊貌似不是很繁華,最熱鬧的地方也就是一個小型的商業廣場,裡面小吃倒是非常多,即使不是飯點時間,街上依然飄蕩著烤串等小吃的香味。
等了十分鐘後,陶軍終於急急忙忙的出來了,看到蹲在路肩上的代兮言,高興的出聲道:“哎,老代,哈哈,蹲著拉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