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將近20分鐘的等待排隊之後,代兮言和夏夜終於落回了地面。。。。。。
而夏夜,也紅著臉咬著牙足足忍受了代兮言20幾分鐘的“摩擦”,她感覺她的背後都已經出了一層細汗了。代兮言何嘗不煎熬,不過在大庭廣眾做這樣的事情也別有一番刺激縈繞在心頭,特別是看到身前的美人兒還乖乖配合自己的時候,更是有點樂不思蜀了。
夜晚略帶涼意的江風吹來,夏夜覺得自己紅潤的臉龐也不再那麼熱了,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幽怨的橫了代兮言一眼,看著從後面走近的李芳芳,走過去說道:“芳芳,那我們就先去坐遊船了,你們確定不一起嗎?”
李芳芳說道:“不了,我們之前有坐過了,你們去玩吧,我們還得抓緊去躺超市買點東西呢!”
“那好,到時有事電話聯絡!”夏夜說道。
“好的,還有,下個月我的婚禮要來啊!”,李芳芳看了眼代兮言,“把你男朋友也帶來,到時我把地址時間言信發你。”
“嗯嗯,會來的。”夏夜跟李芳芳和林易超說了聲“再見”,代兮言笑著跟他們點頭致意,拉著夏夜的手先行離開了。
林易超腦海裡還回憶著夏夜剛剛轉身而現的絕美臉龐,看著兩人的背影,心裡有點失落,雖說在滬市這個大都市,美女數不勝數,但是像夏夜這樣漂亮的還是不是經常能見到的,怕李芳芳又看出什麼,連忙整理了下心情,對她說道:“老婆,我們走吧,呆會兒買完東西要不要看電影?”
李芳芳眉開眼笑的回道:“好啊,好久沒看電影了!”
。。。。。。
浦江兩岸的美景一直以來都是滬市的經典。80年代起,就有不少的戀人來此欣賞浦江兩岸的夜景,留下了很美好的回憶,從這裡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浦江夜遊的美麗不僅在於黃浦江的美,更是在於黃浦江兩岸的美。黃浦江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滬市的中間,將滬市分為了東西兩岸,東岸是滬市繁華的中心城市和高高聳立的東方明珠,西岸則是萬國建築,由不同風格的建築物組成了一片宏偉的景觀。浦江夜遊的景色在這兩岸風光景色的照耀下,更加的璀璨迷人,成為滬市獨特的景色。
遊船的最後一個班次在九點半到十點左右,代兮言和夏夜兩人急急忙忙的趕到售票點買了船票,終於在最後一刻趕上了船。兩人登船後哈哈相視一笑,起碼今天算是沒有遺憾了。
遊船線路是從十六鋪碼頭到楊浦大橋這一段。這一段集中了浦西萬國建築群,浦東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在建的滬市中心大廈等陸家嘴標誌建築等,濃縮了浦江遊覽的精華,航程時間基本在40分鐘1小時。
代兮言和夏夜算是這座城市的遊人,而作為遊人,滬市展現的都是她最美好的一面,沒有城市的約束,生活的煩惱,工作的壓力,欣賞風景的人會釋放心中所有的不快,更好的享受生活,享受自然,讚歎生活的美好。
遊船開行,代兮言和夏夜也算是從另外的角度見到了這座城市的魅力。
最先經過的是浦西萬國建築博物群,一覽十里洋場的繁華,華燈璀璨,如同白晝。
萬國建築群是滬市外灘矗立著的一片租界時期的房子,位於滬市黃浦江西岸的外灘,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南北全長4公里,是外灘建築群的精華所在,有亞細亞大樓、有利大樓、日清大樓、通商銀行大樓、電報大樓等,是滬市的標誌建築群。
它們見證了滬市淪於異族之手的那段歲月,見證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恥辱年代,可是,百年滄桑之後,它們仍然矗立在黃浦江畔,卻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它們成了滬市的榮光。
隔江相對的,是浦東陸家嘴,有東方之珠電視塔,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招商局大廈等等。
滬市環球金融中心是位於滬市陸家嘴的一棟摩天大樓,2008年8月29日竣工。樓高492米,地上101層,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平頂式大樓,在1995年由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主導興建,1997年年初開工後,因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工程曾一度停工。2003年2月工程復工。但由於當時臺灣和香港都已在建480米高的摩天大廈,超過環球金融中心的原設計高度。由於日本方面興建世界第一高樓的初衷不變,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了修改。修改後的環球金融中心比原來增加7層,即達到地上101層,地下3層。
遙看環球金融中心,宛如一把挺拔鋒利的劍勁插於浦東大地。大廈由商場、辦公樓及滬市柏悅酒店構成。94至100樓為觀光、觀景設施,是來訪滬市的必經之地。大廈內租戶多為世界500強公司。
燈光和獨特的高樓建築交織成只有在大城市才能看到的景色,美輪美奐。
遊船行至楊浦大橋,楊浦大橋猶如一道橫跨浦江的彩虹,高達208米的塔柱似利劍刺破青天,無數根排列整齊的斜拉鋼索彷彿一架碩大無比的豎琴迎風彈奏。
楊浦大橋是滬市的一座跨越黃浦江的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塔雙索麵迭合梁斜拉橋。楊浦大橋於1991年4月29日動工,1993年4月8日合龍,1993年9月15日建成,歷時僅2年5個月,並於同年10月23日通車。總長為7658米,主橋長1172米、寬30.35米,共設6車道。
楊浦大橋是黃浦江上的第二座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雙塔雙索麵斜拉橋,大橋以其線條流暢、動感強烈的設計造型橫跨浦江,成為滬市的一個門戶特徵。
如果大橋對浦江夜景只是點綴,那麼它發揮的作用對於滬市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楊浦大橋東與浦東新區的羅山路立交橋相接,西與浦西內環線高架道路相貫通,與南浦大橋一起構成內環線上的兩個過江樞紐,對緩解當時黃浦江越江交通緊張狀況和促進浦東地區的開發,開放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