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朱橚滿臉失落的回來了。
琉璃他帶來了,但是數量,顯然是有些少。
琉璃,也就是後來所謂的玻璃。
這個年代的玻璃,透光度顯然是無法與後世相比的。
並且這些玻璃,還是胡商從遙遠的波斯等地帶來,每一塊價格都極為昂貴。
朱橚費了好大得勁,從各家王府,太子府,甚至宮裡搞來的一些。
數量足足有幾十塊,但是還是不滿足構建一座溫室大棚所需。
方靜之自然也沒打算過朱橚能帶來多少琉璃。
之所以忽悠朱小五去搞琉璃,不過是為了在家裡也加建一座暖棚罷了。
如此一來,自己可就能在冬天吃上蔬菜了。
用老朱家的錢辦自己的事,豈不是美滋滋。
再多一些的琉璃,完全可以裝到自己的房間裡嘛!
他可是早就受夠了該死的窗戶紙。
至於建設菸草幼苗的大棚,有搌布就夠了啊,更何況朱小五還帶來不少透光的絲綢呢。
這是南方,又不是冬天,白天根本不用考慮溫度的問題。
到了晚上,搌布往上一蓋,裡面再升個小火爐子,完全足夠了好嗎!
安慰了一下有些失落的朱小五。
方靜之帶著人風風火火的開工了。
這幾天的時間裡,他讓人採了不少竹子回來。
這個時代沒有鋼管,竹子便是最好的替代品了。
既然是想要保溫,後世的那種拱棚自然是有些不合適了。
田地裡,方靜之早就命人搭建起了一座厚厚的土牆。
沿著土牆,則是修建了足夠多的煙道與爐灶,等到了晚上,這裡就會燃起足夠多的柴火,用來升溫。
有了土牆,只需要將大棚的框架搭建起來就好了。
幾名莊子裡的老匠戶,帶著幾名年輕人充作工人。
方靜之只需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幾人經過討論以後,便開始飛快的施工。
半天的時間很快過去,一座竹子製作的大棚框架,就安裝到了土牆上。
竹子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都是胳膊粗細的大竹。
足夠承擔住三層搌布的重量。
一層刷了膠水的細密絲綢,三層搌布,一層草簾子,為了保暖,方靜之也是費勁了心思。
南方天氣多陰雨,為了大棚的溫度著想,思來想去,方靜之覺得還是不能偷懶省事。
不過沒有足夠多的琉璃,只能用絲綢了,為了足夠的保暖刷上一層膠水,想來也夠用了。
大棚建造完成,所有人都是開心的,唯有朱橚,吃了死蒼蠅一般的看著方靜之,他總有一種被坑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