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香鼎內的味兒已漸漸微弱。
驀然,殿外傳來驚聲:不好了,玉坤宮走水了!
死寂的皇宮彷彿忽然活了過來,緊鑼密鼓的喧囂聲將夜幕下的皇城點亮一片。
薛紀年眉頭一動,緩緩從龍椅後起身,步至殿外。
只見東六宮的方向,火光沖天。
他眉眼微彎,露出了一個自花淺走後再無痕跡的微笑。
薛柒自屋頂跳下,疾步上前跪地:“殿下。”
“通知劉全,封鎖宮門!”
“是!”薛柒激動的領命,即便已經再三隱忍,離去的步伐依舊有些凌亂。
這一天,終於來了!
平視著面前背影挺拔的青年,李復吐了口氣,自袖內取出一物,雙手呈上:“殿下,請!”
薛紀年身姿未動,向後揚了手,李復應聲走回殿內,於御案統領之平鋪,只見明黃的絹帛上擬文清晰,正是宣統皇帝早已起擬卻未定好人選的太子詔書。
外頭吵成一片,養心殿內卻安靜異常。
薛紀年凝視著帛書,片刻之後伸手撫平,接過李復遞來的狼豪,於空白處填上自己的名諱。
赫然是宣統皇帝筆跡。
“殿下?”梅有德不知從哪冒出去,一如之前捧著溫家軍符的烏木匣般小心翼翼的捧出一方大印,正是大晉傳國玉璽。
“奉印吧。”
“是。”梅有德與李復對看一眼,都在對方眼底看到即將柳暗花明的激動。
很快,那張絹帛的落款處便有了印證,全新的太子詔書正式完成。
“殿下,現在該怎麼做?”
薛紀年看了眼梅有德,道:“救駕!”
@@@
——宣統二十三年,秋,寒露,玉坤宮大火,帝后二人均薨於深宮。
——同年,二皇子殷紀年登太子位。
——國喪之後,殷紀年繼承大統,年號天啟。
寥寥數語,大晉迎來新的天下!
@@@
關於帝后的身亡,民間小道訊息滿天飛,版本無數,相互僵持不下。
有說是皇后狼子野心,行為不端遭陛下封殺,狠毒之餘火燒玉坤宮;
有說是陛下忘恩負義,眼饞溫軍多年,暗潑汙水,致皇后退無可退奮而反擊;
更有說是後宮相爭,妃嬪之間互相傾軋,導一出出軌戲碼,離間帝后感情,致使皇后受屈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