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王脫口而出這話,讓幾位老臣,都有些無語了。
莫海格:“那就跟華遷大人說的一樣,都列上,不區分總理或者是其他從二品的官職了,讓大家在有資格的官員中,舉薦13個人,剩下的我們審政會內部再討論吧。”
李華遷立馬說道:“臣附議。”
華王一聽,便點點頭,說道:“就按此章法報陛下。元帥可有什麼異議?”
“我沒有異議,但有三個建議,請華王千歲考慮。一個是總理事務大臣,我認為華王千歲說的很對,還是要單獨列舉,列出有資格的官員,審政會應當把票選數量作為參考,讓陛下來定,畢竟未來這是百官之首、審政會首輔、政府首相,由審政會提舉並不合適,甚至有些逾制。”莫虎講完,看向華王。
華王咬著牙,自己剛剛不過是體現一下風度,卻沒有想到被莫虎給利用了,而且逾制這個帽子扣下來,華王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莫虎這個更像是一個表態,就是你們不讓步,那我就不讓事情順利了。莫虎作為帝國掌握一方軍區的元帥,他有這個資格,表達自己的不滿。
莫海格此刻道:“陛下之前的旨意,是讓我們理出名單,的確也沒說的這麼細緻,此建議,內閣會將其附後。”
莫虎似乎是得到了肯定,繼續說道:“除了總理事務大臣,其餘官職最終名單形成前,審政會全體大人必須全票贊同,並簽字確認,畢竟是帝國高層第一次以票選這種形式推選官員,算是開天闢地的事情,要有些形式感,帝國如今正在編寫書籍,此事正好可以入傳,為後世子孫留點什麼,不能像如今這樣以口頭贊同為定。”
莫虎這一條狠毒,以往審政會開會,都是以口頭贊同為主,即便是有一個不同意,但在一眾人的裹挾之下,最後也不得不鬆口。莫虎今天就是,所有人都衝著他,他也的確無路可退,畢竟退一步,軍權就被人分走了,所以他要獲得這個簽字權,有了這項許可權,他就可以討價還價。而且這個權力,是他應得的。
華王轉頭看向莫海格,畢竟還是莫海格當家,莫海格也沒說話,而是看著莫虎。
“審政會一開始就是簽字的,不過是近一兩年,我們論事同意後,都各自擬報陛下,綴上一句‘審政會全體大臣附議’,雖然是簡單了,陛下也沒較真,不過這次,算是我們這些審政會大臣最後一次論事,簽字難道不是應有之舉?”莫虎繼續說道。
莫海格:“既然你都搬出了這個,按理說應該簽字報至陛下,是我有些惰性了。”
莫虎看這事成了,便說道:“第三,等資料上來了,誰家的事,誰自己操心,軍府的官員我來酌定,內閣由太傅酌定,至於政事堂的,我們一起討論酌定。”
“這不行。”華王出言道。
莫虎看著華王,說道:“華王千歲,總是要有章有法,就比如說,我們軍府要是來一個不懂軍事的,會影響作戰的。”
莫海格道:“莫虎這三個建議是好的,審政會今日認了第二個,但這第三個,不能是絕對的,既然要大家都簽字確認,都要同意才行,不能說一邊要酌定權,另一邊有要對其餘的人員安排討價還價,既然審政會認了第二項,第三個建議,你就不要加碼了,審政會就是讓大家討論的,我們即便是簽字,也是給陛下個參考,這麼大的事情,要讓陛下定奪,你覺得呢?莫虎?”
一則西方的童話故事,名為《皇帝的新衣》,並非是兒童是純潔的是不撒謊的,其中是一個人的成熟,故事裡“看破不說破”的都是成年人,大家都懂事,大家都沒有說出來,而小孩是幼稚的,是不懂事的。
在政治上也是如此,‘政事堂總理事務大臣’這個職務能不能由審政會這些大臣定,可以,畢竟朔正皇帝以前的口諭也說了,雖然模糊,可也有這個意思,只要審政會內部都不說不可以,就可以定,畢竟這兩年定了多少國家大事。但這一次莫虎已經表現出不滿,可沒有任何人去考慮,甚至要強壓他接受,那麼他自然就點了出來,這在政治上是不懂事,但同時,讓所有人都有了顧慮,包括莫海格,定奪都有了顧慮。
莫虎摔了“筷子”,莫海格忍了,但未想到莫虎不但是要摔“筷子”,還要定“菜譜”,莫海格剛剛這一段話,就是掀了桌子。
莫虎知道,但莫虎不能退,莫虎說道:“那不如將我三條都作為附屬,報至陛下,由陛下定吧。”
華王看了一眼李華遷,李華遷只能出面解圍:“軍不幹政、政不擾軍,但在審政會這邊,軍國大事一體論及。我們討論至今,關於票選,已經基本成型,我梳理一下,票選時間4日左右;票選方式前往內閣,親自撰寫,親自提交;能有投票資格的人,估計140人左右;人員選擇呢,華王千歲和太傅同意了我的方案,就是在‘推級不推職’制度的基礎上,加上有資格的大臣名單,其中,總理事務大臣是否單列推選,看陛下意見;最後,莫虎建議我們要給陛下之前要簽字確認。諸位大臣,我說的沒錯吧。”
李華遷說了一頓,其實相當於什麼也沒說,不過他倒是總結了一下。
李華遷見各位都點頭了,接著說:“既然這次會議是討論如何票選,其實到此已經基本完成,至於下次審政會討論什麼,定奪什麼,我想我們可以把時間留給這四日,有些事情,莫虎也有權面聖。哦,對了,太傅,你四日之後定個時間,我們什麼時候開會?”
“四日之後,大典前兩日辰時初,在朔正殿召開,各位可有意義?”莫海格說道。
“臣附議。”李華遷第一個說道。
李華遷玩了一個“魔法”,他把不依不饒莫虎提出的尖銳問題,轉變成了下次開會時間。而這裡一句“臣附議”,又是一招“魔法”,因為這會的“臣附議”,是附議他自己整理出來整個開會的結果呢?還是僅僅附議一個開會時間?
抓著這個機會,吳佩航、華天雄也說道:“臣附議。”
“此次會議,就到這裡吧,我也贊同。元帥,您還有什麼意見麼?”華王問莫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