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位論“古”座談回去之後,即便是準備看笑話的莫虎,也徒然下令給鄒封,要求“完全配合莫龍祥行動”。
莫海格特別善於用這種方式,統一審政會內的各個勢力,用莫虎的意思是,每一次都是“考驗功課”。也是,不學富五車,或者沒有讀個一兩遍《史記》《資治通鑑》可能根本不懂什麼是《吳王濞列傳》。
《吳王濞列傳》講得是漢朝“七王之亂”的起因,同時,這個列傳裡面講了晁錯的死,莫海格之所有拿出這一篇,就是對映當前局勢,進一步則逼得四王叛亂,退一步有可能我們三個有一個要“死”。
那麼什麼是進一步?
什麼是退一步?
李華遷打破平衡,圖謀更多的舉動就是進一步!
莫虎今晚帶著一刻看戲的心態,不想理會,不想去管,想看李華遷出糗,就是退一步!
莫海格有些煩了,因此藉著機會,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莫海格雖然在講晁錯,更在講平衡,又是再重複,他目前所主導的是穩定,不希望有任何事情出現偏差。
什麼才不叫出偏差呢?
華王帶著“穩妥處理雙子島叛亂”“戡亂第一功臣”的“金光”回來,有理有據的當選總理事務大臣,為下一步繼承皇位,奠定一個基礎。這叫不出偏差!
因為《吳王濞列傳》有一個很明確的前題是:文帝死,而景帝登基。
同時,莫海格講了:“我們送華王出去,如今他身在局中,只是為了讓他知道了藩王之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可以了,不要在鬧了,我們要解決問題了!
莫海格最後一句話不是在威脅兩個人,而是在講,如果華王沒有‘鍍金’回來,那麼平衡就被打破了,不但是之前在雙子島的蛋糕沒有了,甚至有可能會威脅更多。
“誰都可能是晁錯!”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晁錯被殺,而是再講晁錯是“錚臣”這一面。其意思是,莫海格會親自下場,做一個“錚臣”,哪怕是被殺,也要清理不配合華王‘鍍金’的人。
鍍金?
雙子島局勢不是兵諫了麼?
華王不是危險了麼?
怎麼看“鍍金”都不是當前需要考慮的問題吧!
他們三個還能在這裡坐而論道,就是因為他們三個都知道華王很安全。
華王的確很安全,但是誰都不知道他在哪裡,梁汲每過一刻鐘會給華都提督署傳送一份電報,只有一字——“安”。
按照華都提督署的慣例,梁汲不會說在哪,因為怕被查出來,華都提督署也不會往梁汲傳送電報。
制定這條規矩的李華遷,當然不可能下令問在哪!
就這樣,每一刻鐘,一個小短波,牽動了整個帝國的脈搏。
李華遷、吳佩航、劉正航三人坐在華都提督署電報區,密密麻麻的電報箱和滴滴答答的電報音,讓三個人都顯得有些焦躁。
吳佩航是代表莫海格,劉正航是軍府軍令部部長,代表莫虎。
軍令部是帝國軍隊制度中最核心的部門,如今軍府內沒有設副主席,劉正航相當於二把手。
劉正航同齊田順不一樣,很沉穩一個人,來了之後,向李華遷和吳佩航行禮之後,便坐在一旁,一語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