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洋帝國> 第十章 本土人和本土教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本土人和本土教派

吳佩航看到了,心裡叫苦,這怎麼就到我這了,怎麼需要我來搭梯子讓你們下來麼?心裡嘆了口氣,說道:“我這邊有個議題咯,涉及四位王爺的,藉著這個機會不知道能不能商議一下啦。”

莫海格沒有理會華王,便直接說:“講。”

吳佩航:“外務部一直由我輔助太傅協理咯,最近德國外務部要求帝國延長雙子島堤崖租借地,原因是雙子島的民眾打砸了他們的教堂呀。”

“喲,這是對著我來了麼?”楚王輕巧的講。

吳佩航衝著楚王笑了,繼續講:“不是啦,除了雙子島咯,還有明城、鎮海、梁州、慶州等等都有咯,現在這個外來宗教和本地的宗教總是有矛盾的。”

“這個事情,不僅僅是地方,軍隊裡面也是。咱自己的漢道教和佛教,都是沒出過問題,本地教派和天主教派水火不容。”洛王此刻也談到。

洛王的發言,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幫助了吳佩航緩解這個尷尬時段,也是把一個常見的問題,或著吳佩航現想出來的問題,找個契口和他們軍區的事務聯絡上。

宗教不和,是個能拿出來講、有一定重要性(頂天了也影響不到什麼)、也可以拖著辦(當然小來小去的手段也沒什麼效果)、涉及面很廣(所有人都能插一嘴)、既能達成共識又很難傷及高層利益和權力的“和稀泥問題”。

如此這個場合,吳佩航第一時間能反應出這個問題,也不是多難。

楚王:“這要是不是整我,我倒是願意說說。本土教的人都是家族性的那種,畢竟受我們漢家影響晚,雙子島一直在照顧這些人,給這些人一些優待。可是本土人,不好意思吳主席,我講的是個共性問題,不是歧視本土人。”

吳佩航:“沒事啦,本土人是有些問題啦。”

此次在座的,吳佩航是本土人。本土人的概念是:漢家南遷之時,大洋大陸及雙子島上的土著居民。

漢家剛剛踏入這個片土地,和土著居民之間便是教化為主,但畢竟種族有別,慢慢的矛盾便出現了。隨著矛盾出現,本土人便分裂為兩派,一派是積極融入漢人社會,例如,吳佩航就是正經仕途走上來的;一派則是武力抵抗,陛下的南征,就是在解決武力抵抗的這部分人。

隨著陛下南征的成功,這20年,本土人和漢家人到是不在起什麼波瀾,漢人同本土人已不分你我,反而本土人和外國人矛盾凸顯!

原因在於,漢家人不願意去改變人家本土人的習慣,反而覺得本土人的習慣很有些意思,很多漢家人還給本土人的本地教派的神,搬進了漢道教的祠堂裡面,還封了道家仙職。

“那就行,吳主席自謙了。海軍這個文化,很多都是西方來的,因此有些士兵信仰西洋教,本土人和這些西洋教的人放在一起,那就糟了,沒有戰鬥力,只有內耗。本土人和漢家人放在一起,或者單獨放在一搜艦船上,則會十分優秀。我不知道四哥的洛王艦隊怎麼樣。”楚王說完看向洛王。

洛王點了點頭,道:“我們這邊也是,信西洋教派的人和本土人處不來。”

洛王搭了個話,楚王笑著接著講:“我一開始不讓信西洋教的人登船,可外國老鼻子不讓,沒辦法只能兩撥人分開。說句心裡話,我內心是不信任這幫背離祖宗的人。”

頓了頓,楚王接著說:“所以在安排任務的時候,信西洋教的人都安排去海岸巡邏艦隊,這駐紮在提崖的就是一支信洋教的海岸巡邏艦隊,這群人就歧視堤崖軍港本土的港務軍人,才會惹出這個亂子。”楚王倒也懇切,解釋了這個事情。

“我也差不多。我那裡的本土人和吳主席你不是一個族的,開礦強礦、橫徵暴斂、欺行霸市,野蠻的很,我們也花了心思和力氣去解決他們。其實,我到是覺得,外國人在裡面攪和我們和本土人的關係。”齊王也補充了一句。

莫海格覺得差不多了可以結束這個“和稀泥問題”,便問楚王:“你們那邊本土人和西洋之間的矛盾很嚴重麼?”

楚王一聽莫海格問,便換了一個口氣講:“雙子島,太傅你是知道的,本土人、漢人、西洋人,漢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本土十個小教,陰陽交錯、陰晴不定。雙子島貿易的確好,貿易越好,這些矛盾就越大,利益之爭如同戰場,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德國的德意志殖民公司、法國的法蘭西拿破崙家族公司、美國的費爾斯通公司,這是外國的。咱們漢家的齊魯商會、河景商會、晉商商會、客家商會、徽州商會、姑蘇商會、粵商商會都在。本土的鹿島家族、毛利家族、高山家族也很強。教派和利益掛鉤,衍生出來的,我感覺應該同你們大陸上的問題不同,說句實在話,這是一個二十四史裡面找不到的問題,複雜的狠。”

楚王說的這些,在場有沒有人聽進去,不知道。莫海格抓實質性的問題,問道:“海岸巡邏隊換人了麼?”

楚王:“我來之前,已經撤換了堤崖的海岸巡邏隊。”

莫海格看氣氛緩和了許多,剛準備提四位王爺代表皇室處理外務的事情,轉頭過去,看到華王似乎想說點什麼,便問道:“華王殿下,您說?”

華王接了這個當口,才要開口講。未想,門被推開了。進屋來的是一個常侍,年歲稍大,一副氣度不亞於屋內任何一人,看相貌給人感覺並非其他常侍一般,而是一副親近之感,走路則是極為謹慎的小步,這便是陛下身邊的貼身常侍——舒予。

舒常侍進來,同幾位點頭示禮,言道:“幾位王爺辛苦,這上午的議事暫告一段落,陛下有口諭。”

四位王爺,當令行禮,聽舒常侍道:“此諭是陛下見到四王王爺的問安摺子後,予以喻示。”此話講完,便再說:“上諭,朕甚欣慰,爾等進京,許久未見,甚念。太傅講,今年,帝國國慶祝典,又逢朕登基二十週年,內外外事活動居多,朕有意讓爾等,代朕接待外賓、外事禮儀,望爾等服從內閣安排。內廷已排程,爾等居左正園,待祝典後回府。”

四王行禮接旨後,幾人都清楚,陛下這是知道了,出來圓場了。原本想讓審政會來鎮場給四位王爺講明白“代行外務”的事情,卻未想到華王之前,把審政會和四位王爺鬧僵了。

舒常侍為表示安撫,又多言一句:“各位王爺,陛下囑咐,現天氣多變,請跟府裡說聲加些換洗衣物,其餘皆由宮裡負責,王爺們用的餐食,也都由御膳房全權負責。”

任誰都知道最後這一句,不過是安撫之言,四個王爺誰也沒當真,告辭離開了。

說是“代行外務”,他們四個那個不清楚是“半軟禁”的意思。

幾個大臣,見舒常侍沒走,也就知道還有話說,便一直等下去,直到來了個小常侍,回稟了一聲“四位王爺已經出了內閣了,向著左正園去了。”舒常侍才問華王和莫海格:“殿下、太傅,陛下有新的口諭,移步朔正殿,開審政會。”

華王點了點頭,便起身走,吳佩航則起身扶了莫海格一下。

就在到門口的時候,舒常侍講:“華天雄副總理,你暫待一會。還有旨意涉及到你。”

華天雄起身應了一句“是。”

等屋裡走空了,華天雄無聊的雙手虛握,放於臍間,隨心轉著手指,一臉木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