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坐在自己王座上,看著下邊那個單膝跪地的龐大身影。
典慶的勇武他自然知道,而且對方雖然是大將軍弟子,可在軍中卻也是從一個小兵一步一步靠著軍功登上了千夫長的位置。
現在魏國的軍隊可以說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了,矮個子裡拔將軍,現在看來,最合適的人也非典慶莫屬。
想到這裡,魏王也不再猶豫,立刻道:“典慶!”
“在!”典慶沉悶的聲音迴盪在大殿中。
“典慶,你即為大將軍弟子,又是魏武卒第一勇士,現在正是我魏國危急存亡之際,我把十萬魏武卒全都交給你,任你為將,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秦軍給我擋在關外,不能讓他們再次南下。你,能做到嗎!”
自從秦將蒙驁奪取魏國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城等二十座城池之後,秦國疆域已經與齊國相接,對韓國、魏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魏國也就是靠著濟水天險和原武的魏長城,才能保證大梁城的安全。
戰國時期的古黃河河道與現代是不同的,黃河下游河道禹貢大河流至河北深縣後,山經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會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縣南,會合泒水、滱水後,繼續北流至清苑縣折而東流,經安新縣南、霸縣北,東流至天津市東北入海。
也就是此時的黃河從新鄉、汲縣往東北去了,距離封丘、延津等還有上百里,距離大梁城也就是開封附近就更遠了。而現在的黃河河道在封丘與開封之間,所以差別還是很大的。
典慶鄭重答應一聲,算是接下了這個艱鉅的任務。畢竟師父生前的遺願就是抵抗秦軍,保護魏國,這一點典慶絲毫不會猶豫。
見到自己第一個目的已經達到,李辰風心中自然非常高興,不過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大王,現在大司空已死,我魏國還需要人管理內治,臣下以為司寇大人足以擔當魏相之職。”
魏國官職,相為百官之長,將為統兵之人,除了這兩個文武主官之外,其他公卿大夫都是爵位。
司寇乃是三晉之地的官職名稱,掌司法和執法,秦國叫廷尉,齊國叫士師。天行九歌中韓非就是擔任的韓國司寇的職位,算是一個大官了。
魏國原本的朝政都被魏庸這個大司空把持著,魏相的職位也是在他手中,除此之外他還是掌管軍政的國尉(一說中尉),所謂的國尉,在秦國叫國尉,楚國叫司馬,算是相、將以下掌管軍政的重要官職。
魏庸正是把持了這兩個官職,這才能在軍政兩方都擁有很大的權力,甚至還要壓大將軍一頭。
現在魏庸死了,那麼這些重要官職自然要重新有人來做。
魏相這個官職李辰風雖然眼饞,可根本不可能被他得到,所以他就直接把資歷最老的司寇大人給推了上去。
對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就連司寇自己都沒想到,李辰風竟然還推薦自己成為魏相!
這可是百官之長啊,魏王之下第一人!
這個位子誰都想要,他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再看李辰風的時候,目光中隱隱也帶了一點兒感激之情。
旁邊那幾個支援魏太子假的人見此頓覺不妙。
典慶乃是二公子推薦,現在魏相也是二公子推薦,那以後太子假該如何自處?
想了想,其中上大夫直接越眾而出,對魏王道:“大王,既然司寇大人為魏相,那司寇一職,下臣覺得由太子假擔任最為合適。”
“臣等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