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落到了泰皇宮的門前,放下琳達公主,那王宮裡的守衛和服務人員,先前都已經看見了國師佈道講經的盛況。此時見到公主和國師從天而降,一個個守衛們就像見到神仙一般,紛紛躬身行禮問候:“見過公主殿下!見過國師大人!”
周航拿出拜帖交給琳達公主,琳達公主又將拜帖有交給了警衛隊長,警衛隊長立即拿著拜帖跑進王宮裡面去了,琳達對周航嫣然一笑,說了一聲稍等,就進到了王宮。
很快王室主管就帶著迎賓隊伍對來到了王宮門前,開啟大門,樂隊奏起了迎賓的樂曲。此時的琳達公主搖身一變,成了代國王迎接客人的主人,王室主管上前對周航雙手合什行禮,說道:“歡迎護國大法師周博士光臨皇宮,國師,請!”
周航將禮物盒子交給了主管後,上前一步與琳達公主握手,然後與琳達公主並排而行,昂首挺胸地走進王宮裡。而王室總管和警衛隊長二人,以及二位抬著禮品盒的警衛一起緊跟其後,一起走進了王宮。
周航本來以為他來清邁王宮拜訪普密蓬國王,是一件極其隱秘的事情,沒想到陪著國王迎接他的是男女老少一大群人。
只見泰王精神矍鑠,步履穩健,看上去也就是一位五十來歲的中年大叔。他用中國道家的禮儀,對著周航抱拳施禮,微笑道:“歡迎周博士大國師來鄉下看我這個老頭子,真是令我這裡蓬蓽生輝啊!”
周航立即雙手抱拳彎腰行禮,並回答道:“陛下客氣了,小道常年居住於山野,今天到了這泰王宮,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真是讓貧道大開眼界。”
隨後周航在琳達公主的介紹下,認識了王后,還有琳達的幾個兄弟姐妹們。弄得周航鬱悶不已,這怎麼有點像男人上門相親的場景呢?看來是人家王室禮儀而已,所以他也就沒有往深處去想。
王室總管將周航送來的禮品盒子交給了泰王,泰王當眾就拆開了禮品盒。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一卷畫軸,總管準備上前幫忙,泰王阻止了他的動作。而是自己親自動手,開啟畫軸,這是一副長二米一,寬七十公分的山水畫。只見崇山峻嶺之間,一條大河如2字型,像一條巨龍奔騰向東而去。江山如畫,紅日東昇,濃霧瀰漫在山澗,給這大好山河帶來幾分仙氣,在字畫留白處,寫著:湄公河仙境。上面還題詩一首:
紅日掛東山,照耀仙凡間。
群山如青黛,千峰入雲端。
大山藏巨龍,一路劈山川。
湄河終歸海,生靈育萬千。
在五言詩的後面寫著:丙寅年十月,華夏周庭蒙受泰王封贈,授泰國護國大法師,再受泰王邀請訪王宮,感知盛情,遂作山水詩畫一副,忝作見面之禮。
普密蓬國王剎那間就被周航的這幅畫、這手字、這首詩給吸引住了,他從這幅畫裡感受到了仙氣飄飄,和對這大好江山的熱愛。這幅畫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從而看得出國師的文化底蘊和繪畫功底,他能接受泰王的封贈,實屬泰國之幸。
泰王心情愉悅地將畫放在几案上,招呼周航一起欣賞他的大作,探討藝術的真諦。然後命令琳達公主繼續拆禮品盒,琳達高高興興地叫總管從禮品盒裡,抱出一個四四方方的黑檀木盒來。她讓王室主管把盒子放在了茶几上,招呼母后一起揭開盒子蓋。
只見一道黃綠色的寶光沖天而起,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待王室主管將裡面的寶物放到茶几上時,大家才看清楚,這是一尊高三十三公分、寬二十七公分、厚十二公分的彌勒佛坐像。是冰種地檸檬黃加正陽綠的極品翡翠,佛頭和左肩是無色翡翠,黃色的衣服,綠色的蓮花寶座。雕工精緻細膩、拋光光滑入鏡、開臉喜慶大氣、神態惟妙惟肖,大家都感受到了一絲佛光普照的聖潔氣息,心裡舒坦湧起了一陣安寧祥和的滿足,身心澄淨升起十分舒服暢快的感覺。
女人們天生喜歡珠寶,這尊冰種黃加綠雙色翡翠彌勒佛像,已經征服了這幫王室的女人。
周航與泰王兩人聊得十分投機,至於聊的什麼呢,許多東西涉及國家機密,這裡就不便多說了。因為現在審稿的編輯都是AI機器人,動不動就是涉政不給你過稿,但凡它們裡面有一個人,就不會這麼吹毛求疵了!簡直是限制作者們的想象力。
泰王挽留周航共進晚餐後,才放周航離去。但他和王后回到寢殿,直接探討起招駙馬的可能性來。在這個世界上,男人太優秀了也不是好事,打他們主意的人太多了。
周航從泰王宮裡告辭出來以後,在王室主管的帶領下,就住到了皇家酒店裡。
為了感謝王室總管的辛勤服務,周航送了他一塊冰種保命牌,對他熱情周到的服務表示感謝。
大總管假意推辭了一下後,最終還是收下了這聞名東南亞的保命牌,一牌在手,天下任遊!這可是經過實戰檢驗過的。緬北莫魯村一塊玉牌滅五百民地武裝的故事,在東南亞國家是家喻戶曉。大總管知道國師這個人情送的太大,價值在二億黴元以上,所以他心裡立即有了與周航這種方外仙人結交的念頭。人情來往是相互的,誰也別有總佔便宜不吃虧的想法,否則,人情很快就會淡薄下來的。
大總管立即問道:“國師雲遊天下,何不在我泰國建立道觀,傳道授徒呢?”
周航說道:“我在這裡天無片瓦,地無一壟,去哪裡修築道觀呢?”
大總管聞言大喜,忙說道:“國師既有此意,這個任務就交給在下去替你周旋吧。”
周航說道:“那好,這件事就麻煩大宗管了。”
大總管客氣道:“國師客氣了,舉手之勞而已。”
說罷便告辭離去,周航洗刷一番後,便坐在大床上入定,內視虛丹。
虛丹已經逐漸凝練,現在像一個巨大的球體,一呼一吸之間,都與周圍環境同在一個頻率,此刻他才明白道法自然的終極含義。人體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是隨波逐流還是逆天而行,不應墨守成規和因循守舊,順應自然的同時,還應視環境和突變的機會,做到因時而動,因地而起,因勢利導,抓住社會發展的每一個機會,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錯過了偶爾閃現的發展機會,就會成為長江之沙,河灘之石,成為別人上升的踏腳石,或者別人安居樂業的建築材料。
大衍五十,天遁其一,那個一在困境時是機會、是天機、是生機;在圓滿時藏的是兇險、是災難、是毀滅。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面,這就是自然,這就是道。此時丹田裡的巨大球體以肉眼可見的,變成了一顆排球般大的內丹,光華四射,滋養著自己的身體和神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