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會議的時間很長,但在做出決議之後的效率卻是非常的快。
第一天,花科院完成地面指揮中心的規劃圖紙,同時材料開始啟運。
第二天,工程開始啟動,指揮中心開始擴建,並在十五個小時之內完成主體。
第三天,五個小時蒼穹圓頂完工、十二個小時完成天線架設、最後七個小時完成裝置除錯,並且所有人員到位入住。
第四天,經過花科院相關院士驗證,指揮中心批准火箭發射。
一小時後,“天庭”就位,順利開機。
第五天,“千里眼一號”、“順風耳一號”被成功發射,然後在地面指揮中心透過“天庭”的指揮之下順利合併,並在三分鐘之後透過測試,完成了對藍星一號區域的全方位覆蓋,建立起了網路一區。
隨後,地面指揮中心授權啟動了藍星上第一個靈力計算機,作為指揮中心的大腦、中樞,它承擔起了所有運算和協調的作用。
第六天,千里眼二號、三號、四號發射成功,但順風耳二、三、四號卻失敗,無法啟動。
第七天,休正了問題的順風耳繼續發射,成功入軌、成功啟動,整個東洲被全部覆蓋,所有成員國開始恢復對失去聯絡區域的控制。
第八天,發射繼續,研究也在繼續。南洲完成覆蓋入網。
第九天,二代千里眼、順風耳下線,上天,成功入軌、成功啟動。靈氣衛星網路覆蓋北洲大部。
第十天,三代千里眼、順風耳進行實驗室測試。發射繼續,北洲完成覆蓋。
第十一天,發射停止,全力更新指揮系統版本,以求最大化的挖掘靈力計算機“鴻鈞一號”的潛力。
第十二天,三代千里眼、順風耳透過測試,下線並且準備發射。同時一代“幻影辰樓”進入實驗階段,它的出現代表了新衛星系統已經在靈氣方面有了成熟完整的體系。
第十三天,三代千里眼、順風耳發射成功,並且作死地面指揮中心的遙控下成功啟動融合:
“首長,千里眼九號已經成功入軌,一分鐘後會與順風耳十三號完成對接,九十七至一百一十五區將完成覆蓋,請首長授權網路接入。”
“確認授權,九十七至一百一十五區允許入網。”
至此,四大洲連通、分部指揮中心建立、各洲網路完成互通、各洲地面基站網路建立、各洲通訊終端進入大網路,四大洲、全人類、大部分地區都開始恢復通訊,有望迅速恢復日常生活。
《這,算是開始了答卷了吧。
本來站在這裡享受無上榮光的應該是楊老,但現在他去冒險,而自己卻站在這裡享受安寧。
也不知道我們能走到那一步,能夠答出多少題目,能夠為所有人類、藍星上所有的生靈獲得多少分數。
重擔,但也是主動和機遇,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做到最好,走到最遠,達到最高的目標。》
指揮中心裡,為又一次的發射成功而整齊歡呼的眾人,只要是不影響工作的,都跳躍、擁抱、喜極而泣。
各種膚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只要是現在站在這裡的、在為人類的明天努力的,無論是使用何種的方式,都在表達著心中的喜悅。
靈力網路,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