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村的探險小隊
又向前走了大概一個多小時之後,在一塊空地上哼哈二兄弟叫停了張誠,然後喊來民兵隊長,幾個人安排好警戒的人員後其他人開始原地休息,而他們四個人則是湊在了一起開始說一些事情。
準確的說應該是哼哈二兄弟說,張誠和民兵隊長停。
出村前村長有過吩咐,所以民兵隊長對於哼哈二兄弟的意見是很聽從的,他這個名義上的隊長其實就是一個居中排程,執行決策的人物。
真正做決定的還是個人武力爆表、六感敏銳的張誠,還有他那兩個背景神秘、知道許多有關於這次天地鉅變內情的師傅。
所以當在前面探路的三個開口叫他過來的時候,民兵隊長就很快的安排了隊員原地休息佈防的命令,然後獨自上前看看這幾個隊伍中的核心到底探出了啥情況。
原地休息的隊員們其實不累,就是有點緊張。
原本熟悉的村外被迷霧籠罩過之後就完全改變了模樣,他們已經走出村子一兩個小時了但熟悉的東西卻沒見到幾樣。
偶爾在路邊看到的一些依稀是以往的東西,也都在霧氣中變的面目全非。
就像村口的大槐樹,本來出村幾步路就能看到的,但一直到這支探險小隊走出村外二十多分鐘的路程之後才在一片綠草如茵的草地上看見了一顆遮天蔽日的茂密槐樹。
至於眼前這顆被放大了一二十倍的槐樹是不是原先村口的那顆,大家就不敢肯定了。
有些隊員認為就是以前的那顆,肯定是突然出現的霧氣加速了大槐樹的成長,然後樹變大了。
支援這一觀點的拿出了一根胳膊粗的麥穗當做證明,既然麥子都能變大,那麼槐樹肯定也能。
但另外一批則認為下這個斷言為之過早。
他們舉出的例子是槐樹就在村口,這裡距離村口最少也有好幾裡的距離,相差怎麼遠,在沒有其他確實證據的情況下就斷言大槐樹變大了,肯定有些不妥。
大多數年輕一些的隊員支援的是第一個觀點。
腦筋靈活、想象力豐富的他們甚至提出了:《肯定是霧氣作怪,他們腳下的土地也像大槐樹一樣被放大了》的奇妙想法。
聽到年輕人們略帶倔強的這個猜想,老成一些持懷疑態度的隊員們微笑著沒有繼續爭論下去,他們可沒心思和這幫不拍都能跳幾下的小年輕們無休止的爭論下去,全村人都被濃霧包圍,在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麼情況的危機之下,他們這幫被召集起來出村探查情況的生力軍可是全村的希望了。
要是他們這隊人出了什麼意外,那麼對村子裡的打擊可是巨大的,難以接受的。
因為如果他們這隊人出了意外,回不去了,那麼他們村子可能就只能依託其餘的老弱病殘死守村子,等待救援了。
現在村裡除了他們之外,在做好防守的同時,能夠派出來的青壯已經全部都在這裡了。
所以知道自己肩負了重擔的沉穩隊員們即便自己不累,也都抓緊了時間進行休息,大部分都是部隊出身的隊員們可是都有野外執行危險任務經驗的。
小年輕們喜歡鬧就讓他們去鬧,只要遇到危險不孬就好。
熱鬧一些也有助於士氣的提高,活泛一些總比沉悶著好。
一路上雖然沒有遇到任何危險,但在短短濃霧籠罩的幾天時間之內,他們村就像是被整個丟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裡一樣,這些詭異的事情怎麼都不能讓大家放下心來。
在馬上要繼續的路程上會出現什麼樣的兇險還都是很難預測的,即便是他們這十幾號人全部都折損在這無邊無際的迷霧中,也是有非常大的可能性的。
胳膊粗的麥穗,參天的大槐樹,霧氣中一直湧動但沒有近前的黑影,這一切都顯示了外界的兇險,而他們這幫戰戰兢兢踏出謹慎腳步外出探路的先行者們,就如同一窩弱小的螞蟻被連同玻璃器皿做的老巢一起被搬到了一個充滿了危險的地方,然後派出來搜尋食物的工蟻小隊。
七八個中年的隊員們背靠背圍坐成一個圈,攜帶的電擊棒就掛在腰間,他們早就用熟了這東西。
雖然槍械之類的在這種情況下更能夠發揮效果解約體力,但根據花國的政策在民間熱武器是不允許大批擴散的,即便是民兵組織之內也是,整個隊伍就只有隊長的腰間掛了一把“新式紅星”,還是沒多少子彈的那種,而其他隊員都使用著上面配發的新型防爆警棍。
在沒有完備後勤支援的情況下,熱武器確實不如警棍好用,這是方縣這個武術之鄉所有練家子的共同心聲。
新式的警棍不但非常堅固耐用,而且長度可以根據個人習慣進行調整,多根警棍放在一起還可以用螺旋鎖釦連成一根更長的金屬棍,如果在卡上腰間的匕首,那直接就是一根鐵馬冰河的嗜血長槍。
更加絕妙的是警棍之內是配備有大容量電池的,在需要的時候,這些警棍、長槍,只要是握住絕緣護手,就可以直接釋放出威力不等的高壓電弧,可以用來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的意外打擊。
一根適合普通武者使用的這種警棍長槍需要最少三根警棍,而三根警棍被組裝在一起之後最高能夠在瞬間釋放出融化金屬的電弧,這樣的釋放強度在不連續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上十到十五次才會用光警棍內儲存的電量。
還有一點就是這種才配發下來沒幾年的金屬警棍堅硬無比,就是張誠小時候去割人家黑廠後門使用過的那炳奇異匕首,在力氣小,或者使用內勁的情況下也是切斷不了這種新式警棍的。
一個是不知道多少代之前祖上傳下來的“神兵利器”,一個是國家配發的制式武器,兩者即便是後者稍弱,但在眾人的心目中還是後者直接勝出的。
在方縣範圍內,雖然槍械很少,但這種警棍配發的普及程度還是很高的,就拿張誠他們西溝村來說,村委會的倉庫裡就足足有好幾十大箱的這種警棍,這是張誠半夜偷摸著練習身法無意中發現的。
而作為被村子裡寄予厚望,安排出來探查情況的探險小隊,在出發之前護身的武器裝備還是攜帶充足的,每一個人只要是覺得需要,都最少攜帶了三根以上充滿了電量的新式警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