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一些心思叵測的在想著一會兒被解救之後是不是乘機提一些要求,比如賠償,還比如圈下更多的地、上交更少的錢……
叫喊聲剛一開始就被幾棍子抽上來打斷了。
大人的的腳步也隨著棍子的抽下停了下來,一大一小兩群人在詭異的氣氛中對視了起來。
小孩子這邊,大家習慣性的看向了以張誠為首的“團長,連長,隊長”,看他們站直了身體沒有動就也保持著肅穆的隊形沒有亂動。
幾個剛才本能的揮出棍子抽亂叫亂嚷俘虜的“看守”,也在棍子剛抽出之後猛然醒悟有大人來了,是不是不應該打,到最後看見“團長”和隊員們都精神抖擻的站著,然後變的和大家一樣鎮定肅穆。
大人們這邊,剛一到來,在大致確定孩子們沒有受傷,還來不及想更多事情的情況下,就被“鐵血少年團”當頭給來了一棒。
剛才幾個負責看守“俘虜”的孩子那一棍可不是僅僅是打在奸滑之人的身上,還打在了心神初定的大人們心頭。
一時間,大人們也被鎮住了,他們不知道怎麼去面對時常犯渾,然後抓過來就能揍上幾下的自家熊孩子。
現在明顯和以前就是兩樣的孩子,在明亮的火光和整齊的隊伍中開始散發出和往日很多的不同。
被鎮住的大人只是大多數,領頭的村長就不在其中。
老革命家庭出生的村長豈是這幫小屁孩能夠鎮住的,他啥場面沒見過。
不說屍山血海,就是以前在部隊時的基礎訓練都比眼前熊孩子們的隊伍強上許多倍。
雖然在村長的眼中這幫生瓜蛋子小屁孩組成的隊伍還很稚嫩,但卻還是能夠看出一些熟悉的影子的。
【大概是有戰友或者其他隊伍的孩子參與了這支隊伍的訓練吧。】
村長暗自揣測道。
【也不難想象,以本地的民風,附近十里八村,那個村兒沒有幾當兵的,那個村沒有幾個練武的。
就說自己,雖然在本村裡能夠威風幾下,一旦出了村,要是敢張揚,自然會有人來收拾自己。
他們可不管你是不是村長,只要你敢猖狂,憑本事把揍趴下之後,亮出名字,說不定還是叫叔喊爺的。
而且被揍了之後轉頭回村還得挨批,隔天還得上門陪不是。
村裡的道理:是在村裡犯渾被揍了總比在外面腦子糊塗被人收拾丟命強。】
所以在這個武風盛行、但很少有品行不端的這個山窩子裡一直都是部隊大力招兵的重點物件。
然後有幾個會部隊訓練技巧的小屁孩也是理所應當的,要是組織到這種程度還沒有部隊訓練的影子,那反到是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