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同一個名字
老人沒有想到,這一等就是三年多,而且等來的是離別,不是接納。
但老人從鸚鵡眼中察覺到的那絲憐憫與靈動,感覺到自己應該與這隻鸚鵡無緣。
也罷,風風雨雨都經歷了很多的老人也看得開,既然靈物與自己無緣,那麼好聚好散就是最好的結局吧。
好聲囑咐這家人照顧好鸚鵡以後就以十元的價格賣出了這隻鸚鵡,並且隨後讓人送過去了一整套鸚鵡的生活器具與鳥食盆碗,還有一些餵養的心得。
睿智的老人是想結下一個善緣,他看中了這隻鸚鵡,但解開鸚鵡束縛的鑰匙並不在他這裡,於是他選擇了順應天意,天地之間誕生的精靈,應該各自都有自己的歸宿,緣分沒到,不可強求。
在花鳥市場的時候,老人也看出了這家人的窮困和內心的堅持,所以沒有直接把鸚鵡送給他們,而是選擇了收取一點點的錢財,好讓對方心中沒有太大的負擔。
而且小女孩的父母也看出了小女孩對鸚鵡的喜愛,雖然他們知道十元錢別說買這麼漂亮的鸚鵡,就連喂鸚鵡的那個磁缸子可能都買不起。
但女兒的喜愛,老人見他們困惑,又解釋自己是愛鳥之人,有緣即可,不要太在乎錢財,希望以後好好的照顧鸚鵡即可。
聽見這些,小女孩的父母在萬分感謝之後才收下鸚鵡。
沒想到,晚上的時候,老人又讓人送過來一大批的鸚鵡食糧和生活器具。
並附帶書信,上面寫明老人是愛鳥之人,感覺到了鸚鵡的不凡,但沒有辦法交流溝通。
下午,察覺他們的女兒應該是這隻鸚鵡的啟緣之人,與鸚鵡牽扯很深,老人不忍看見靈物自昧,故把鸚鵡轉交。
但這隻鸚鵡畢竟不是凡物,還希望好好相待,見小女孩的父親也是讀書之人,就以讀書人的禮節送上禮物,望學業有成。
讀了老人的書信,小女孩的家人也不好在多說什麼,當面和送東西的人表達了感謝,並且囑咐一定要把謝意帶回去轉告老人之後,才收下饋贈。
後面發生的一切都如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事情一樣,停止了治療的小女孩很快被病魔壓倒,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這最後的一年多的時間裡也和鸚鵡成為了最好的朋友,並且小女孩把自己的小名“綵衣”送給了鸚鵡。
巧合的是,“綵衣”這個名字恰好就是鸚鵡前一世的稱號。
這一世,輪迴巧合之下,鸚鵡軀體的女子重新獲得了承載了上一世情感的這個名字。
鸚鵡在最初遇到小女孩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接納了她,然後在後面一年多的生活中,鸚鵡慢慢的把這個可憐的小女孩當成了自己的妹妹,在她身上,鸚鵡感覺到有自己的影子重合。
因為接納,所以開啟了封閉的內心,打算一直淡漠下去的想法也消散了不少,然後不願意看著小女孩就這樣死去的鸚鵡主動找上了最開始餵養她的那位老人。
見面以後,老人沒有因為鸚鵡會說一口流利的花國語言吃驚,也沒有被鸚鵡豐富的感情嚇到,把鸚鵡當成朋友的老人在會談的過程中告訴鸚鵡,那個小女孩沒救了。
最起碼以目前藍星上普通的科技手段來說,那個小女孩已經沒有多長的時間存在於人世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