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夏至不太喜歡別人的碰觸,不過也不好推開田大娘。
“二伯是安子的二舅……不過不能說實話。
村子裡芝麻大點事就誇張成西瓜那麼大。”
“我懂,謝謝大娘!”
“買櫃子是要裝糧食?
家裡有個舊的……乾脆你拿去用,不用亂花錢。”
“不用了!還要放其他東西……再說也不能搞特殊對待!”
“這倒也是……反正來都來了,除了箱子櫃子,還可以買個木盆木桶,蒸窩窩頭的篦子啥的。”
田大娘曾經上過一年多識字班,不能說算是有文化,不過到底比村裡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村婦有見識。
知道城裡人講究,可能是嫌棄自家櫃子是用過的吧!
也就沒有再提起。
倆人說著話,走到村莊中心位置,站到一家院子的土牆邊。
“二伯,二伯在家嗎?”
“誰啊?壯壯奶奶說!”一個跟田大娘年紀差不多的中年婦女從屋裡出來開了院門。
“禾苗,這是新來的知青。
葉知青想要個可以裝百來斤糧食的櫃子。葉知青,這是禾苗嬸子,特別熱心腸……”
田大娘邊說邊領著葉夏至走進院子內
院裡看著還挺大的,不像別人都種菜,而是放著些開好的木板。
另外還有做好的炕琴,箱子,櫃子之類。都沒有刷漆上色也沒有雕花。
葉夏至看了一下,最後挑選了個相對來說可以卡在角落裡的木櫃。
“這個櫃子也不大啊?還不如那個箱子裝得多!”
“大娘,我選擇住在炕梢,這櫃子應該剛好放到炕邊的位置,櫃面還能放洗臉盆之類。”葉夏至挑選的是那種類似老式不帶玻璃,高度在一米五左右。
也不帶菱花格的密封式書櫃,還分成上下兩格,外面還分別釘上了鎖釦。
她打算到時候用兩把鎖,在下面的櫃子裡放幾種糧食,上面的櫃子裡放厚的衣服棉襖之類。
櫃板瞧著還挺厚實的,大概能有一指多厚。是整塊木板鑲嵌而成,中間還有用到“穿帶”的工藝。
穿帶主要運用於“櫃圍板,桌面板,椅座板,案面板”。
穿帶意義在於防止板面變形,增強板的牢固性及受力強度和節約木材。
葉夏至懂得這些,是因為小的時候隔壁家院子裡就是個老手藝的木工加工作坊。
她閒來沒事就跑去那裡玩,曾經親眼真正的老木匠做傢俱。
不是用三合板,射釘槍快速組裝起來的傢俱。是真正用刨子鑿子一點一點鑿出來的榫卯鬥在一起而成的實木傢俱。
可惜後來她被老媽接到城裡裡讀書,再也沒人給她講什麼是穿帶,什麼是燕尾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