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第一次覲見宋高宗趙構。
他向朝廷上奏說:
建康為要害之地,宜選兵固守。
臣以為賊若渡江,必先二浙,江東、西地僻,亦恐重兵斷其歸路?
非所向也。
臣乞益兵守淮,拱護腹心……
趙構看了岳飛的奏章,深以為是。
遂改變張俊原議,並賜與岳飛金帶、馬鞍等物……
建炎四年六月,宋廷命令岳飛配合張俊的大軍,征討流竄於宣州、湖州一帶的叛將戚方。
戚方所部不敵岳家軍,便轉而向張俊投降。
岳飛因數月以來在戰場上的功績,而聲譽日高。
七月,宰相範宗尹向趙構推薦岳飛,說:張俊自浙西來,盛稱岳飛可用。
同月,宋廷遷岳飛武功大夫、昌州防禦使。
任通、泰州鎮撫使兼泰州知州……
岳飛接到任命詔書,上奏請求免去通、泰州的職務,代之以在淮南東路招集兵馬之權,藉以掩殺金軍、收復該路州郡
但未獲宋廷批准。
八月,金軍統帥完顏宗弼,與完顏撻懶合兵攻打位於大運河與淮河交匯處的重鎮楚州。
宋廷命張俊、劉光世救援楚州。
但兩人都不肯應援。
岳飛此時隸屬於劉光世。
接到救援楚州的詔書後,一面上章請求解決給養困難,一面就開始組織所部行動。
九月二十日,岳家軍開赴承州與金軍接戰。
一月之內三戰三捷,斬金軍大將高太保,擒女真、契丹、渤海、漢兒軍等首領七十餘人!
但岳家軍因孤旅無援,又眾寡過分懸殊,以給養匱乏的一萬人馬,難以對抗金軍主力之眾。
終於無法解楚州之圍,楚州城於九月二十五日被金軍攻陷……
“嘭!!”
趙匡胤又是狠狠的一盤龍棍砸了下來。
將來本就已經報廢了的椅子,砸的更碎。
“劉光世,張俊!”
砸過之後,他再次拿起筆在小本本上記下了這個人的名字。
和岳飛相比,他們二人是何其之醜陋。
真就是一個擁兵自重,養虎為患。
為岳飛以及其所統帥的岳家軍感到欣慰的同時,又覺得異常的心酸。
這樣的忠義之士,卻困頓於糧草。
該殺!
從上至下的諸多蛀蟲都該殺了!!
“金軍陷楚州一個月後,又以號稱二十萬兵力進犯岳飛的防區通州、泰州。
劉光世違抗宋廷詔令,不予應援。
十一月,岳飛因泰州無險可憑,放棄了泰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