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著朝廷的名義,百般的刁難人,從中獲得諸多好處。
這些百姓們,沒什麼本事,大多都是逆來順受,看起來像是野草一樣,可以讓人隨意的欺壓。
實在鬧騰的太狠,很多人都活不了了,才會有人領著造反……”
朱元璋說起這話,很有感慨。
畢竟他家當年就是社會的底層。
而他更是從最底層一步步爬起來的,當過和尚要過飯。
對於這些,他很清楚。
最底層的升斗小民,對於胥吏,甚至於連胥吏都算不上的人,都要特別的小心翼翼的應對。
很多對於大人物而言,根本什麼都算不上的東西,落在他們這些人的頭上,都是一座大山。
足可以壓的家破人亡的那種。
這事兒,他特別的痛恨。
並且,也不止一次的想要將其解決了。
“咱想了一些辦法,比如用裡甲制度,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咱讓里長甲長,輪著來擔任。
保證今後每一家都有人能夠當甲長,里長。
讓這些權力,不在一個固定的人身上。
這的話,那些當了里長的人,就不好再去欺壓別的人了。
因為今年你可以憑藉著手中的權利,對待別人。
明年的話,別人就也同樣可以藉助著這權利,來對付你。
更重要的是,咱透過這樣的一套辦法,把眾多鄉紳族老的權利,給拿下了個七七八八。
元朝那些狗東西,是真不會治理天下!
把這好好的天下,給糟蹋的亂糟糟的一片。
弄什麼包稅制,簡直是鼠目寸光!
這樣的粗糙管理辦法之下,不知道在地方上,培養出來了多少野心勃勃,根深蒂固的族老鄉紳等人。
這些人威望大,手段強,影響力也大,一個個都是土皇帝,特別的難以管教。
連上面官府的人下來辦事,都繞不開他們。
所以,咱推行裡甲制,也是為了把相應的權利,從這些人的手裡面給拿走。
讓底下的百姓們聽朝廷的話,而不是聽他們的話。
同時,也是為了讓上面的官吏們,少下到鄉間去。
官府的管的少,下鄉的次數少,擾民就越少。
所以咱把很多的事情,都交給下面的裡甲去做……”
朱元璋在這裡說著,他所推行的裡甲制。
就目前來看,他推行的裡甲制,還是挺有效的。
真的是極大的改善了,元末以來的那些糟糕至極的場面。
很好的管理了,皇權最不容易管到的,但同時又特別重要,不能忽視的地方。
把那些土皇帝一樣的鄉紳,族老都給好好的打擊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