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的大多數注意力,都在鄭成功的身上。
相對於鄭芝龍,韓成更加看重鄭成功。
畢竟這位可是歷史上,正兒八經的民族英雄。
後來和韃子之間打了很多年,堅持抗清。
他趕走了西方夷人,講美麗的島嶼收伏。
一直堅持和韃子之間進行抗爭……
相對於鄭成功而言,鄭芝龍這個當老子的不少事情做的,可就有些不太好了。
有些讓人看不起。
這傢伙到了後期,可以說已經是位極人臣了。
在隆武帝時期,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但也同樣改不了一個毛病,那就是爭權奪利,進行內鬥。
這是大明的老傳統了。
他如果僅僅只是爭權奪利,倒也算了。
可偏偏到了後來,還準備跪迎韃子。
想要站到韃子那邊,換取更多的利益。
他在此之前若不歸順大明,還在大明擁有那麼多高的官職。
做出想要跪迎大清的舉動倒還好說。
可偏偏他的地位,已經非常之高了。
在大明這裡,位極人臣。
卻還是幹出了這種事兒。
當真是令人不恥。
當時鄭成功對於他爹的這個做法,就不認同,各種的勸諫。
讓他爹不要如此做。
但是他爹鄭芝龍,就是不聽,堅持要和大清進行聯絡,想要歸順大清那邊。
清朝對於鄭芝龍的歸順,那自然是樂見其成。
不過卻提出了條件。
那就是要讓鄭芝龍到大清那裡,好好的詳談。
鄭成功一再勸他爹,讓他爹不要去。
可鄭芝龍,卻還是一意孤行要去大清那裡。
他相信大清絕對不會虧待他。
肯定會能夠給他想要的東西。
再然後,來到那裡了就被清朝那人,直接將其給扣下。
不讓他再回去了。
那個時候了,鄭芝龍可謂是追悔莫及……
而後清朝那邊以他為人質,讓他多次寫信,對鄭成功進行勸降。
但是鄭成功那個時候,面對這一情況是堅決不投降。
哪怕是自己的爹,被韃子給拿下,做了要挾,也一樣是堅決不投降。
和韃子勢不兩立。
在自己的爹和大義之間,他選擇了家國大義。
如此七年,後面鄭芝龍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