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他看來,本身就是崇禎對不起他們這些人。
崇禎觀之不似人君,天天胡作非為。
大明都被他給折騰廢了。
如今大明風雨飄搖,大順天子李自成無人能及。
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是自己等人不動手,也一定會有其餘人開啟城門迎接大順天子!
既然此作,那為什麼開城投降迎接大順天子的人,就不能是自己呢?
自己等人,為什麼不能做呢?
這麼一個天大的功勞,也是今後安身立命之根本。
可不能便宜了別人!
所以最近幾天,張縉彥都在暗地裡活動,聯絡一些志同道合之人,準備做這事兒。
而且,這志同道合之人還不少,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大名鼎鼎的,品德高尚的東林君子。
原本一切進行順利,諸多事兒都在他們預料之中。
尤其是在聽到大順天子兵馬已到居庸關。
居庸關守將唐通,開啟居庸關,投降了李自成之後,他們這些人對於闖王來到後,他們這邊獻城投降的決策,越發肯定起來。
畢竟大順天子兵馬,馬上就要到北平城。
把這城池一圍,誰都走不了。
除了獻城投降,他們也別無他法。
關鍵是若崇禎這個當皇帝的,在此等時刻能夠站出來,提議說進行南遷,也算他當個人。
還有一線生機。
他們這些人跟著崇禎還有的玩。
可關鍵是崇禎這傢伙,明明情況已經此危急了。
上早朝的時候,對於這事兒還特別沉住氣。
對於南遷之事,隻字不提。
還想要募集錢財,死守北平城。
崇禎不提放棄北平南遷的事兒,他們這些當臣子的也沒人敢提。
畢竟這麼多年來,他們都被崇禎給坑怕了。
深知這位,是個沒有絲毫擔當的皇帝。
這個時候誰若是敢提南遷,崇禎或許會順坡下驢,同意南遷。
但在今後,率先提出這事,甚至於一些附和如此做的人。
都避免不了會被崇禎秋後算賬,有一個算一個,都別想跑!
這麼大一口黑鍋,沒有人願意背!
要是皇帝有擔當,有人背了黑鍋,今後皇帝能夠將其保下,那也好說。
在這危機關頭,肯定會有人提議說出這話。
可偏偏崇禎當了十七年皇帝,眾臣子都太清楚,他是一個什麼性格了。
所以這也就導致瞭如今的崇禎朝出現了一個奇景。
明明情況異常危急,李自成等人帶著兵馬頃刻將至。
大廈將傾。
可從皇帝到下面的朝臣,沒有一個人說要放棄北平城,前去南京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