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正如此得意地想著,卻忽然間聽到外面有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正由遠及近,朝著武英殿迅速而來。
聽到這動靜,朱元璋稍微有些愣神,心中有些不解。
這是出了什麼緊急的事兒不成?
不然的話,不會有人如此著急的往自己這邊來。
莫非是什麼地方出了水患,黃河決口了?
這也不對啊!
現在馬上都要入冬了,黃河那邊也不可能發大水的!
還是說,什麼地方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地龍翻身?
朱元璋心中念頭飛快轉動,短短時間裡,腦海裡就已經出現了好幾個可能。
但不管哪一個可能,他都沒有往韓成身上去想。
因為在他看來,韓成這個時候最安全。
甚至於可以說,比他這個當皇帝的都要安全。
他這個做皇帝的,親自給他安排了保衛工作。
還有錦衣衛,太子親軍等人護衛,韓成還坐著自己標兒的太子鶴駕出行。
這種情況下,別人都有可能出事兒,唯獨他絕對不可能會出事兒!
朱元璋對於自己軍事上的才能,還是挺自信的。
大明建國之後,他不再親自帶兵征戰了。
但徐達等人多次進軍北伐,進軍路線,以及各種戰略戰術,都是他這個當皇帝的,在開戰之前,就已經提前規劃好的。
甚至於在何處安營紮寨,每日行進多少裡,以及敵人那裡的反應,全部都給預料到。
這麼多年下來,也只有洪武五年之時敗了一次。
但那一次的失敗,卻不能歸結到朱元璋的頭上。
主要是帶兵作戰的人,到了後面,沒有完全按照他所做出來的部署行事。
若是按照他的規劃行事,那次的失敗也一樣能避免。
提起明初能打的人,很多人的心中,往往便會蹦出兩個名字,一個是徐達,另一個就是常遇春。
可事實上,明初軍事才能最強的人不是他們兩個,而是朱元璋這個做皇帝的。
只不過因為他身上的事情太多。
並且成了皇帝后,也身居幕後,進行各種規劃,沒有親自統兵打仗。
因此上他在打仗上面的能力,經常容易被人忽略。
而這也是朱元璋如此自信,韓成絕對安全的原因之所在。
那麼多人的戰鬥,需要考慮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他在數千裡之外,就能把前面開戰後將會遇到的情況給預判到。
同時還能預判出敵人,將會做出什麼反應,並給出相應的針對辦法。
一場大戰下來,還沒有開始,他就能提前看到結果。
現在不過是安排一下韓成的安全問題,他親自安排,那絕對是殺雞用了宰牛刀。
小事一樁,手到擒來。
在這種情況下,那要是再出現什麼意外,他也乾脆別活了。
找個地方一頭撞死也就行了。
朱元璋心中,短短時間裡閃過諸多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