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從韓成這裡得知,朱瞻基被稱為六邊形戰神,是因為發展的很全面,各方面都很優秀的時候,朱元璋是真的高興。
為自己子孫後代裡,出現這樣的人物而欣喜。
但聽著聽著,朱元璋就覺得不對了。
這傢伙,怎麼還這樣喜歡寫詩?還畫畫?水平都還很高?
朱元璋的眉頭皺了起來。
這不是扯淡嗎?
在他看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用在一個方面的精力多了,是勢必會減少花費在其餘事情上的時間。
他這種英明神武,一天只睡兩個時辰,其餘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了處理政務上的人,尚且經常覺得時間不夠用。
這傢伙卻花費了這些多的時間,用在寫詩畫畫上面,這不是純扯淡嗎?
朱元璋倒也不是說寫詩,畫畫不好,這確實是好東西。
但這事情,需要看誰去做。
朱瞻基若是一個閒散王爺,那他這樣做,絕對沒有任何的錯。
朱元璋甚至於還會為自己家出了這樣一個,有水平的人感到高興。
可朱瞻基他不是一個閒散王爺,他是一個帝王!
作為一個帝王,他最需要做的,是處理政務,透過處理政務,管理全國。
而不是將大量的時間,放在對於治理國家,毫無意義詩詞歌賦繪畫等事情上!
這是本末倒置了!
作為一個帝王,詩詞歌賦這些,他稍微瞭解一些,能夠看懂也就是了。
不必精通,更不必在上面花費太多的時間。
這樣真不行!
成為了帝王,獲得了權柄的同時,也要擔負起相應的責任。
有些常人可以享受的事情,對帝王而言,是要杜絕的。
別人可以做,帝王不可以做。
別人做是閒情逸致,帝王去做,卻會遺禍無窮!
“內政上面,也做出了不少的成就,比如徹底按住藩王。
雖然永樂帝時,就在不斷的削弱藩王了,但真的徹底解決藩王會爭奪皇位的,卻是一直到朱瞻基這裡才完成。
他頒佈了不少的命令。
比如,藩王不得如同以往那樣,去幹預地方的行政。
藩王府官員,不得兼任地方官職。
藩王不能和朝內勳戚貴族聯姻,嫁娶都要選自民間。
以防藩王會藉此干預朝政。
再比如,藩王不得自行來京朝覲奏事。
藩王以及其宗親族人,如私自來京城,或越關奏事,要受到嚴厲懲治。
最為嚴重的,可以廢為庶人!
除此之外,諸藩王之間,還不得會見。
藩王在封地駐守時,也不得隨意出城。
就連清明祭祖,都需須奏報朝廷允方可,子女婚嫁,也須奏經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