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成為華人代表的,不過這個案子他不需要攬功勞,事實上一半功勞就應該歸於他的手裡。
華人是紐西蘭的‘少數民族’,這個老王知道,很多華人在城市裡遭遇歧視,這個老王也知道。
看莫語凝的待遇就知道了,南島之聲的名字由來,是因為這個節目可以為小語種服務,針對人群是亞裔。
中國話、日語、韓語等在紐西蘭屬於小語種,可是小語種背後有大市場,這個節目的觀眾很多。
但南島之聲的節目辦公室是電視臺大樓裡最寒酸的了,沒有自己的獨立採訪室,老王知道原因就是這節目的性質原因。
亞裔在紐西蘭地位太低,確實需要整個群體共同努力。
聽了莫語凝的建議,老王決定暫時摒棄低調態度,在電視臺上高調一把。
國內發生案子,在組織沒有發聲之前,警察個體不能亂說。紐西蘭不一樣,紐西蘭記者就喜歡在官方沒有給出說法之前,然後採訪案件相關人。
紐西蘭人也喜歡看這樣類似‘小道訊息’的新聞,他們覺得這更貼近現場,是第一手資料,比官方報道更有可信度。
警察們沒有紀律約束,他們可以談案件,不過大多數人不會這麼做,因為案件畢竟是敏感的東西,很多內容不能碰,隱私、歧視、不見光手段,這些內容一旦涉及,被批評事小,被起訴上法庭事大。
王博也得小心,莫語凝沒有進行直播,是錄播然後剪輯再播放,所以採訪時候忌諱的東西倒是不多見。
首先,莫語凝介紹了一下這個案子,回憶了一下最近兩個三個周來的新聞報道和案件動態。
其次,她又介紹了一下王博和兵叔,這樣就開始談破案過程了。
節目是以座談的方式進行的,老王不貪功也不謙虛,他將破案過程娓娓道來,從跟隨史密斯警長到達,到他們去抓了偷車賊,再到從偷車賊口中分析出案情。
期間有些功勞他還是推給了兵叔,畢竟他還得在犟牛俱樂部裡混呢。
採訪結束,莫語凝請王博在達尼丁品嚐了本地很有特色的南島海鮮,這樣雙方才分手。
專案組住在了酒店裡,案件偵破,後續的內容交給達尼丁中心警察局負責即可,專案組的警察們都閒著沒事。
這樣王博回來,正好碰上了這些警察,一行人紛紛打招呼,對王博的態度改變很大。
警察行業需要實力說話,被挑來加入專案組的都是各地精銳,故而起初都很傲氣。最終,他們還沒等著動手,王博帶著手下三下五除二將案件擼了出來,他們對這能力還是很佩服的。
當然,王博偵破這案子,靠的更多的是運氣,不過紐西蘭人認為,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王博回到房間後沒多久,有人敲了敲門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