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逍遙小鎮長> 680.來年種點啥(1/5)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80.來年種點啥(1/5) (2 / 2)

買農牧場的時候老王瞭解過了,文思以前種植牧草、大豆、玉米和啤麥,全是規模化種植。

他的做法是典型的紐西蘭農場經營模式,少數大農場佔據了農產品銷售總額的大部分,產品單一化,一般小型農場只生產一兩種產品,大點的則生產三四種。

王博沉吟了一下,說實話他還沒想好,他不是個合格的農場主。

蒙多熱心的建議道:“王,你可別跟老文思學,種植那麼多的東西幹嘛?我們只是中型牧場,種植兩樣比種植多樣更賺錢呀。”

根據統計,紐西蘭價值超過50萬美元的農場中,有四分之三生產的產品種類不足三種。

不光是為了統一管理,還為了更好的銷售。

紐西蘭的農場主不僅是農民,還是企業家,他們一方面要從事農業生產,另一方面還要為自己生產的大量農產品尋找合適的市場,謀求更好的價錢。

多項發展是文思家族的傳統思路,他們家裡人不像是紐西蘭人更像中國人,喜歡穩妥發展,不喜歡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王博搓了搓下巴,道:“我今年,可能會改變一下思路,比如種植點蔬菜,你們知道的,現在有機蔬菜越來越受歡迎。”

蒙多點頭,道:“這是個好辦法,我也打算開闢一片土地搞蔬菜種植,但該死的,我沒有技術,還得重新購置機器,或許這又不是什麼好辦法。”

船大了不好調頭,尾大不掉,一個道理,這些農場一旦決定種植什麼經濟作物,那此後很多年都得幹這個,因為紐西蘭農場對機械的依靠性太大,不同作物播種和收穫需要的機械不同。

其他人討論了起來,絡腮鬍大漢嘟囔道:“我還是想種植糧食,我去年剛搞了兩個60噸的儲糧罐,花了我四萬塊錢呢。”

有人嘆道:“我也想種植蔬菜,可是那樣資金壓力太大了。中國人,你全部打算種植蔬菜嗎?那樣你得投入上百萬吧?”

“上百萬可不夠,至少得兩百萬以上,他的農場多大呀,我表姐家的農場只有兩百英畝,改建為蔬菜種植場後還花了九十萬呢。”

王博也知道,有機農產品適合小型農場種植,誠然,這些農產品終止後不需要利用化肥農藥,省工省力。

可是後期要進行簡單加工,然後投放上市場,利用比普通蔬菜高出幾倍的價格來盈利。

這些活沒法實現全機械化工作,期間還得僱傭人工,而紐西蘭的人工費很貴,小型農場自己家人搞一下即可,農場太大,僱傭的工人太多,盈利空間反而沒那麼大了。

王博知道這點,所以他只是設想,因為過去一年他種植的蔬菜園,秋後給他產出了大量的蔬菜種子。

這些種子必然是改善過的優良品種,不種植有點浪費,但種植了的話,他又沒時間管,而牧場之心可管不了這麼遠的距離。

於是,他聽著眾人的討論,沉默了一下說道:“如果我實在無法決定種植什麼,也可能將土地租賃出去。”

農場租賃在紐西蘭很常見,許多大農場主除了自有土地外也租用土地,以便使生產和銷售更加契約化,透過租用土地擴大生產,是降低債務危機和農產風險的好辦法。

&nbsp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