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封太子的旨意傳到前朝,大臣們竟然並不覺得意外。
且不說皇帝近幾個月頻頻流連貴妃宮宇,就說如今朝堂也是張家一家獨大。
好不容易提拔上來一個陳瑾瑜制衡張家勢力,這條好狗的主子卻病倒了,就連人都陷入了張家人手裡,自然再沒有人能跟張家抗衡。
比起後宮的齷齪,前朝倒是爽快地接受了這一旨意。
那個公然質疑張貴妃的妃嬪第二天就死在了自己寢宮裡,在她的寢殿裡找到了一封遺書,說是因為冒犯了皇帝的旨意,衝撞了貴妃娘娘心中不安,所以自裁謝罪。
她的兒子也因此受了牽連,原本按照他的年紀可以封王了,這下直接被從玉碟除名,貶為庶人,交給宮外的外族家撫養。
這一雷霆手段將其他后妃都給鎮住了,有孩子的都在自己宮裡稱病不出,沒有孩子的日日去貴妃宮裡請安,就為了刷個臉熟。
哪怕貴妃明白嫌棄她們上門,她們也還是樂此不疲地帶著一堆東西來貼貴妃的冷屁股。
歷代皇帝駕崩的時候,新晉升的皇太后無不借機剷除異己的,只要下旨說皇帝駕崩前有想要讓她們殉葬的想法,那麼她們就只能乖乖受死。
即便貴妃這些日子忙於奔波於陛下和孃家人之間,並沒有過多為難白婉瑩,後宮眾人也知道,一旦這次皇帝熬不過去了,第一個跟著殉葬的必然是她!
白婉瑩又如何不知呢?
自己兒子是被皇帝動過立太子心思的,要是張貴妃成了皇太后,別說自己了,就連自己的兒子也活不了。
張貴妃怎麼可能允許有任何威脅到自己兒子皇位的人活著呢?
那皇長子不就是個活生生例子!
白婉瑩閉門不出,旁人只當她在蟄伏保命,殊不知她也是躲在宮裡悄悄聯絡陳見安留給自己的人。
陳見安是絕對不會讓張家人挾天子令諸侯的,臨走的時候在白婉瑩身邊留了人,為的就是在千鈞一髮之際救下她和皇子,保住跟張家斗的資本。
白婉瑩親手寫了一封信讓陳見安的親信給他送去邊關。
京城裡面鬧得風風火火,京城外面的人馬也沒閒著,白婉瑩的信件並沒有如江芙的一般被送出去,而是在半路就被攔截下來。
最近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病重的皇帝身上,絲毫沒有人注意到,京城裡面的外族人悄悄的多了起來。
“小姐,咱們家的生意最近被搶了不少。
人人都道馬上就要出一位帶著張家血統的皇上了,大家都跑去巴結張家的生意和鋪子。
本來過了年之後生意就難做,再這樣下去還不如關門算了,還能省下些工人的銀子。”
窈娘看著攤在桌子上的賬本兒,嘆息了一聲。
江芙翻看著賬本倒是不慌。
“不著急,生意不好也只是暫時的,張家做生意一貫的店大欺客,如今有了權勢的加持,更是有恃無恐了。
大家懼怕張家的威望暫時可以上趕著巴結,但是說到底人家都是出來花錢的,誰能一直花錢給自己找不痛快?
此事我自有計較,說起來,張松英那邊兒怎麼樣了?張家可還是想要把他嫁娶南疆和親?”
說起這個窈娘可就來精神了,一臉八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