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等我學到了這方面的知識,我再給你診斷一下。”
雖然,李兆同當場就可以支付壽命向系統尋求答案,但是,牟斌還沒有到值得他付出壽命相幫的地步,而且一旦開了這個口子,那他以後就不得安寧了。
送子妙方,這絕對是最受大明士紳階層歡迎的方子。
因為士紳階層大多早熟,年少的時候不懂得節制,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卻沒有了這個能力。
這就使得不育症在士紳階層很常見。
若是他李兆同能助牟斌有後,一旦傳出去,李府的門檻絕對會被踏破。
而到時候,難道他李兆同要一個個用壽命去給他們看診?
桃飽網終身會員吧?
所以,李兆同還是想等到劉文泰打響了名氣,吸引到更多的名醫,研究出屬於大明的送子方之後,再給牟斌看。
“那行!太謝謝李公子了。”
雖然李兆同的回答讓牟斌深感遺憾,但是有種比沒有好,李兆同給了他一個希望,他也能夠勉強接受了。
……
“陛下,削弱江南一系官員的影響力,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李兆同與牟斌進宮將此次行動詳細講解給弘治皇帝聽之後,弘治皇帝單獨留下了李兆同一個人,開始針對“開海”一事,進行謀劃。
“怎麼說?”
弘治皇帝看著李兆同,問道。
李兆同回答:“陛下,您知道哪些官員,為什麼有膽子在背後謀劃削弱皇權嗎?而且還肆無忌憚地偷臨清倉的糧食。”
弘治皇帝搖頭。
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也是他暗示蕭敬,對那些官員用刑,依然沒有得到答案的地方。
他想不明白,那些官員,為什麼會這麼大膽。
“因為陛下您其實並不掌握軍權。”
李兆同硬著頭皮說道。
他知道,這句話,可能會引來弘治皇帝的暴怒,但是這話,他必須要說。
如果皇帝手裡不掌握軍權,那麼改革就極難進行。
這一次,將一些人殺怕了,但這只是暫時,那些人,一定會謀劃更激烈的反抗,甚至是造反,也並非不可能。
所以,這一定要皇帝手裡有兵可用。
只要皇帝掌握了軍權,手裡頭有一支強軍,那些人,就不敢輕舉妄動。
“陛下,小侄斗膽認為,自土木堡之變以來,這軍權,就完全到了文官們手裡,曾經為陛下統帥軍隊的五軍都督府,就成為了一個擺設。
皇家的帝王心術,似乎在這裡,失誤了。
曾經,五軍都督府掌軍,戶部和工部掌軍隊供給,文武之間,形成了一個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關係。
現如今,兵部掌軍,戶部和工部掌軍隊供給,這權力,就全部到了文官們手裡。
雖然,皇帝還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可是,文官們要制約皇帝,其實很簡單。
另外,就算文官們對皇帝忠心耿耿,可是,文官們推崇的兵器入庫、馬放南山的休養生息之策,加上軍戶制已經遭到貪官汙吏的嚴重毀壞,我大明的軍備,已經十分地鬆弛,這種情況之下,一旦發生叛亂,大明的江山社稷,危矣!”
弘治皇帝出離地沉默了,事實上,軍備鬆弛這個問題,弘治皇帝早就意識到了。